五行属火笔画8的汉字 8画属火的字有哪些

日期:2023-03-17发布:闫青
位置:首页 > 学习教育

大家在取名字的时候,有的人喜欢把八字命理和汉字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,比如八字里缺火就取用五行属性为火的字来平衡。下面为大家整理五行属火笔画为8画的汉字及解释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五行属火笔画8的汉字

采、妲、炎、昉、奈、剁、怛、直、肢、诤、郑、爭、征、姐、帖、忠、炕、妾、迨、徂、闹、呶、畅、砀、典、驻、岱、炒、長、斩、昕、贪、罔、图、炖、侦、抶、拖、巫、驼、昙、肽、骀、抬、佻、迢、忝、屉、拓、咄、担、单、罗、炊、择、隹、庞、郅、炜、帙、炙、疡、绐、齿、侈、转、知、來、账、胀、软、炔、乳、佽、炝、侍、弩、驽、侬、念、妮、旻、侣、录、虏、帘、怜、炉、陋、拢、招、隶、咙、疠、卓、戾、例、拎、囹、冽、兩、诔、昆、玨、玦、咎、诙、戽、拐、疟、佴、迩、练、郎、抽、拉、轮、哎、制、侗、咚、定、顶、耵、店、抵、底、迪、籴、的、到、宕、沓、坼、宝、佰、炅、昊、佬、侖、咛、态、帑、弢、佯、易、绎、者、祉、质、肿、甙、祋、呤、肭、朊

五行属火笔画8的汉字

五行属火笔画8的汉字解释

解释:采读音:cǎi。动词 摘取。《诗经.周南.关雎》:「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」宋.陆游〈春晚即事〉诗四首之四:「老农爱犊行泥缓,幼妇忧蚕采叶忙。」动词 择取。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采上古『帝』位号,号曰『皇帝』。」动词 收集。《汉书.卷三零.艺文志》:「故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所以观风俗,知得失,自考正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永州铁炉步志〉:「予以为古有太史,观民风,采民言。若 是者,则有得矣。」动词 掘取。汉.桓宽《盐铁论.复古》:「往者豪强大家,得管山海之利,采铁石鼓铸煮盐。」名词 有颜色的帛。《汉书.卷九一.货殖传》:「文采千匹。」唐.颜师古.注:「帛之有色者曰采。」名词 色彩。《礼记.月令》:「命妇官染采。」名词 神色。【组词】:「神采」、「兴高采烈」。《汉书.卷六八.霍光传》:「初辅幼主,政自己出,天下想闻其风采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八回》:「前晤尊公大人,幸瞻丰采。」名词 文彩。《楚辞.屈原.九章.怀沙》:「文质疏内兮,众不知余之异采。」南朝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情采》:「繁采寡情,味之必厌。」其他字义采读音:cài。参见「采地」条。

解释:妲读音:dá。参见「妲己」条。

解释:炎读音:yán。动词 火光上升。《说文解字.炎部》:「炎,火光上也。」《书经.洪范》:「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。」孔颖达正义引王肃曰:「火之性,炎盛而升上。」动词 焚烧。《书经.胤征》:「火炎崑冈,玉石俱焚。」名词 得病时发热、红肿、疼痛的现象。【组词】:「发炎」、「肺炎」、「盲肠炎」。形容词 酷热、极热。【组词】:「炎热」、「炎夏」。《楚辞.屈原.九章.悲回风》:「观炎气之相仍兮,窥烟液之所积。」

解释:昉读音:fǎng。动词 太阳刚出来。明.张自烈《正字通.日部》:「昉,日初明也。」副词 始。《列子.黄帝》:「既出,果得珠焉。众昉同疑。」晋.张湛.注:「昉,始也。」

解释:奈读音:nài。动词 堪、经得起。通「耐」。《太平广记.卷二三七.同昌公主》:「稍过度,则熇蒸之气不可奈。」动词 对付、安顿、处置。通常与「何」连用。《国语.晋语二》:「吾君老矣,国家多难,伯氏不出,奈吾君何?」连词 表示意外转折的语气。【组词】:「怎奈计划不周,以致发生困难。」、「他本性不坏,无奈交友不慎,而误入歧途。」

解释:剁读音:duò。动词 用刀斩、切。【组词】:「剁肉」、「剁饺子馅」。《聊斋志异.卷一.妖术》:「鬼益怒,吼如雷,转身复剁。」

解释:怛读音:dá。动词 悲痛、忧伤。《诗经.桧风.匪风》:「顾瞻周道,中心怛兮。」动词 惊恐、畏惧。唐.独孤及〈代书寄上李广州〉诗:「推诚鱼鳖信,持正魑魅怛。」动词 威吓、恐吓。唐.柳宗元〈三戒.临江之麋〉:「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,其人怒怛之。」名词 惧怕。《文选.左思.魏都赋》:「顾非累卵于叠棋,焉至观形而怀怛。」

解释:直读音:zhí。形容词 不弯曲的。【组词】:「笔直」、「直线」。形容词 不邪曲,没有私心的。【组词】:「正直」、「耿直」。形容词 纵的、竖的。【组词】:「直行书写」、「铅直线」。形容词 行为或性格坦白爽快。【组词】:「心直口快」、「直性子」。形容词 呆板、僵硬。【组词】:「两眼发直」、「双腿僵直」。副词 但、只、不过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」副词 竟然、居然。金.元好问〈水调歌头.恨人闲〉词:「恨人闲、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」《水浒传.第一回》:「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,当面错过。」副词 没有间隔的。参见「直达」条。动词 抵得上。通「值」。《史记.卷三零.平准书》:「乃以白鹿皮方尺,缘以藻缋,为皮币,直四十万。」动词 抵挡。《汉书.卷二三.刑法志》:「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。」动词 当班、站勤。通「值」。《金史.卷一七.哀宗本纪上》:「日二人直,备顾问。」名词 报酬、酬金。《后汉书.卷四七.班超传》:「为官写书,受直以养老母。」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直不疑。

解释:肢读音:zhī。名词 人或动物的手脚。【组词】:「肢体」、「四肢」。《孟子.尽心下》:「四肢之于安佚也,性也。」

解释:诤读音:zhēng。动词 以直言纠正、规劝。【组词】:「谏诤」、「力诤」。《新唐书.卷一六四.崔玄亮传》:「玄亮率谏官叩延英苦诤,反复数百言。」动词 竞争、争执。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「有两虎诤人而斗者,管庄子将刺之。」

解释:郑读音:zhèng。名词 国名。周朝诸侯国之一。故址位于今国内河南省新郑县。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郑成功。副词 谨慎、庄重。【组词】:「郑重其事」。《三国志.卷二五.魏书.高堂隆传》:「殷勤郑重,欲必觉寤陛下。」

解释:爭读音:zhēng。动词 夺取、互不相让。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「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,颍考叔挟輈以走。」《北史.卷二二.长孙道生传》:「尝有二鵰,飞而争肉,因以箭两只与晟,请射取之。」动词 较量、竞争。《书经.大禹谟》:「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。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」动词 辩论。【组词】:「据理力争」。《左传.昭公六年》:「民知争端矣,将弃礼而徵于书。」《史记.卷五五.留侯世家》:「此难以口舌争也。」动词 相差、差别。唐.杜荀鹤〈自遣〉诗:「百年身后一丘土,贫富高低争几多。」《水浒传.第六九回》:「我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万万的人,岂争他一个?」动词 规劝。同「诤」。《吕氏春秋.仲春纪.功名》:「关龙逢、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,争其上之过。」副词 如何。同「怎」。唐.韩偓〈哭花〉诗:「若是有情争不哭,夜来风雨葬西施。」元.锺嗣成〈一枝花.生居天地间套.梁州〉曲:「争奈灰容土貌,缺齿重颐。」

解释:征读音:zhēng。动词 远行。【组词】:「长征」、「远征」。《诗经.小雅.小明》:「我征徂西,至于艽野。」动词 讨伐。【组词】:「征伐」、「征戍」、「南征北讨」。《汉书.卷七.武帝纪》:「遣贰师将军李广利,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。」唐.王翰〈凉州词〉二首之一:「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」动词 课徵。【组词】:「征税」、「横征暴敛」。动词 强取、争夺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上下交征利,而国危矣。」名词 赋税。《孟子.尽心下》:「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,力役之征。」名词 姓。如宋代有征集。

解释:姐读音:jiě。名词 称谓:(1) 用以称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。通「姊」。【组词】:「大姐」。(2)用以称同辈而比自己年长的女子。通「姊」。【组词】:「表姐」、「杨姐」。(3) 对女性的通称。【组词】:「小姐」。

解释:帖读音:tiē。动词 顺服、驯伏。通「贴」。【组词】:「帖服」、「俯首帖耳」。宋.薛季宣〈跋蜡虎图〉诗:「请君悬之政事堂,坐令帖伏犬与羊。」动词 黏。通「贴」。【组词】:「帖花黄」。元.无名氏《陈州粜米.第一折》:「有朝事发丢下头,拚着帖个大膏药。」形容词 稳当、适切。【组词】:「妥帖」。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帖晏。其他字义帖读音:tiě。名词 应酬用的书柬。【组词】:「请帖」、「谢帖」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零回》:「你回他我们不在家,留下了帖罢。」名词 量词。计算药剂的单位。【组词】:「一帖药」。其他字义帖读音:tiè。名词 写在纸、帛上的书信、诗、文等手书墨迹。如王羲之的〈丧乱帖〉、〈快雪时晴帖〉。名词 临摹学习的书画拓本或影印本。【组词】:「碑帖」、「字帖」、「画帖」。宋.苏轼〈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〉诗:「家藏古今帖,墨色照箱筥。」名词 文书、契据。南朝梁.无名氏〈木兰诗〉二首之一:「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」名词 唐、宋、元科举时代,称应试题目为「帖」,从经文中帖出数字而得。【组词】:「试帖」。

解释:忠读音:zhōng。名词 尽心诚意待人处事的美德。【组词】:「尽忠职守」、「效忠」。《左传.僖公九年》:「公家之利,知无不为,忠也。」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忠谭。动词 尽心做事。【组词】:「忠君爱国」。

解释:炕读音:kàng。名词 大陆北方地区各地用砖或泥坯在屋里砌成的卧榻。下有孔道,与烟囱相通,可生火取暖。明.张自烈《正字通.火部》:「炕,北地暖床曰炕。」《儿女英雄传.第八回》:「拉起衬衣裳的短袄来,擦了擦手,跳下炕来。」动词 烤、烘乾。【组词】:「炕饼」、「炕肉」。《诗经.小雅.瓠叶》「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」句下.汉.毛亨.传:「炕火曰炙。」唐.孔颖达.正义:「炕,举也。谓以物贯之而举于火上以炙之。」

解释:妾读音:qiè。名词 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。【组词】:「贱妾」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幽明录.卖胡粉女子》:「妾岂复吝死,乞一临尸尽哀。」唐.李益〈江南曲〉:「嫁得瞿塘贾,朝朝误妾期 。」名词 男子的侧室。俗称为「姨太太」、「小老婆」。【组词】:「三妻四妾」。元.刘时中〈端正好.众生灵遭磨障套.叨叨令〉曲:「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,无钱的受饥馁填清壑遭灾障。」

解释:迨读音:dài。动词 及、等到。《诗经.召南.摽有梅》:「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」唐.柳宗元〈三戒.序〉:「窃时以肆暴,然卒迨于祸。」介词 趁、乘。表示时间。《诗经.邶风.匏有苦叶》:「士如归妻,迨冰未泮。」《文选.陆机.吊魏武帝文》:「迨营魄之未离,假余息乎音翰。」

解释:徂读音:cú。动词 往、去。《诗经.豳风.东山》:「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」动词 死亡。通「殂」。晋.李辽〈上表请修孔庙〉:「二臣薨徂,成规不遂。」宋.王安石〈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〉:「方冬告役,君夏而徂,寿五十五,识者叹吁。」形容词 已往的、过去的。《后汉书.卷二四.马援传.赞曰》:「徂年已流,壮情方勇。」宋 . 陆游〈病少愈偶作〉诗二首之二:「但恨着书终草草,不嫌徂岁去堂堂。」介词 至、及。《诗经.大雅.云汉》:「不殄禋祀,自郊徂宫。」唐.韩愈〈祭董相公文〉:「自迩徂远,混然一区。」

解释:闹读音:nào。动词 喧嚷、嘈杂。【组词】:「喧闹」、「吵闹」、「当年的馊水油事件着实闹了好一阵子。」动词 生、发生。【组词】:「闹饥荒」、「闹水灾」、「闹瘟疫」、「这屋子闹鬼。」动词 发泄、发作。【组词】:「闹别扭」、「闹情绪」。《红楼梦.第五七回》:「宝玉听了一个『林』字,便满床闹起来。」动词 扰乱。【组词】:「闹场」、「闹事」。《红楼梦.第六零回》:「偏那赵不死的又和我闹了一场。」动词 戏耍、开玩笑。【组词】:「胡闹」、「闹洞房」、「别闹了」。动词 弄、搞。【组词】:「闹革命」、「闹得大家不欢而散。」《红楼梦.第五七回》:「都是你闹的,还得你来治。」《儿女英雄传.第一零回》:「如今事情闹这么田地。」形容词 扰嚷不安静。【组词】:「闹市」、「闹区」、「闹哄哄」。形容词 浓盛。宋.宋祁〈玉楼春.东城渐觉风光好〉词:「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」

解释:呶读音:náo。动词 大声喧闹。《说文解字.口部》:「呶,讙声也。」《诗经.小雅.宾之初筵》:「宾既醉止,载号载呶。」

解释:畅读音:chàng。形容词 通达、没有阻碍。【组词】:「畅通」、「文笔流畅」。形容词 繁茂。【组词】:「枝叶畅盛」。形容词 舒适。【组词】:「舒畅」、「酣畅」。动词 表达。《文选.宋玉.神女赋》:「交希恩疏,不可尽畅。」唐.李善.注:「畅,申也。未可申畅己志也。」动词 使流通。【组词】:「货畅其流」。副词 痛快、尽情的。【组词】:「畅谈」、「畅行」、「畅所欲为」。副词 甚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一本.第四折》:「畅懊恼,响铛铛云板敲。」名词 祭祀时用的郁鬯酒。通「鬯」。汉.王充《论衡.恢国》:「成王之时,越常献雉,倭人贡畅。」名词 姓。如唐代有畅璀。

解释:砀读音:dàng。名词 有纹理的石头。《文选.何晏.景福殿赋》:「墉垣砀基,其光昭昭。」李善注引《说文》曰:「砀,文石也。」名词 山名。即砀山。在国内安徽省砀山县东南。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砀鲁赐。动词 振荡。《庄子.庚桑楚》:「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,则蚁能苦之。」形容词 大、广。《淮南子.本经》:「当此之时,玄玄至砀而运照。」汉.高诱.注:「砀,大也。盛德之君,恩仁广大,遍照四海也。」

解释:典读音:diǎn。名词 五帝时的书,指重要的文献、简册。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「是能读三坟五典,八索九丘。」名词 国家的常法。《周礼.天官.大宰》:「大宰之职,掌建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国。」名词 可作为依据或模范的书。【组词】:「字典」、「引经据典」。名词 可遵守的法度、准则。《文选.刘琨.劝进表》:「中兴之兆,图谶垂典,自京畿陨丧,九服崩离,天下嚣然,无所归怀。」名词 典礼、仪式。【组词】:「庆典」、「大典」、「盛典」。名词 前代的故事、制度、文物。【组词】:「用典」、「数典忘祖」。名词 姓。如三国时魏国有典韦。动词 掌管、治理。【组词】:「典试」、「典狱」。《三国志.卷六二.吴书.是仪传》:「到见亲任,专典机密。」动词 以物品质押贷款。【组词】:「典当」。唐.杜甫〈曲江〉诗二首之二:「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江头尽醉归。」形容词 文雅、雅致。【组词】:「典雅」。南朝梁.萧统〈答玄圃园讲诵启令〉:「辞典文艳。」

解释:驻读音:zhù。动词 车马停止。《三国志.卷二九.魏书.方技传.华佗传》:「佗闻其呻吟,驻车往视。」唐.杜甫〈别房太尉墓〉诗:「他乡复行役,驻马别孤坟。」动词 停留。【组词】:「驻外使节」。唐.王勃〈守岁序〉:「岁月易尽,光阴难驻。」动词 留住、保持。【组词】:「青春永驻」、「驻颜有术」。唐.孟浩然〈清明日宴宴梅道士山房〉诗:「童颜若可驻,何惜醉流露。」

解释:岱读音:dài。名词 泰山别称为「岱山」、「岱宗」,简称为「岱」。是五岳中的东岳,位在国内山东省泰安县北。《公羊传.桓公十六年》:「越在岱阴,属负兹,舍不即罪尔。」《文选.张衡.东京赋》:「乘舆巡乎岱岳,劝稼穑于原陆。」

解释:炒读音:chǎo。动词 一种烹饪方法。把食物置锅内,以少量的油略为翻搅至熟者。【组词】:「炒三鲜」。动词 争闹。通「吵」。元.乔吉《金钱记.第一折》:「闹炒炒嫩绿草聒鸣蛙,轻丝丝淡黄柳带栖鸦。」

解释:長读音:cháng。名词 两端点之间的距离。【组词】:「这条河全长三十里。」名词 优点、长处。【组词】:「各有所长」、「截长补短」。《战国策.齐策三》:「请掩足下之短者,诵足下之长。」名词 专精的技能。【组词】:「专长」、「特长」。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楚国有长沮。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形容词 空间、距离大。与「短」相对。【组词】:「长桥卧波」。《楚辞.屈原.九歌.国殇》:「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」形容词 时间久远。与「短」相对。晋.陶渊明〈饮酒诗〉二零首之一六:「披褐守长夜,晨鸡不肯鸣。」副词 远。唐.王昌龄〈出塞〉诗二首之一:「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」副词 永久。汉.桓宽《盐铁论.繇役》:「夫文犹可长用,而武难久行也。」动词 专精、擅于。【组词】:「长于写作」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「乐令善于清言,而不长于手笔。」其他字义長读音:zhǎng。名词 年纪大、辈分高的人。【组词】:「尊长」、「师长」、「兄长」。《庄子.天道》:「君先而臣从,父先而子从,兄先而弟从,长先而少从。」《后汉书.卷七零.孔融传》:「 吏问其母,母曰:『家事任长,妾当其辜。』」名词 主管、领导人。【组词】:「部长」、「首长」。形容词 年龄稍大。【组词】:「他比我长三岁。」《公羊传.隐公三年》:「桓幼而贵,隐长而卑。」形容词 排行第一。【组词】:「长女」、「长子」。《易经.说卦》:「震一索而得男,故谓之长男。」形容词 老。《庄子.大宗师》:「子之年长矣,而色若孺子,何也?」《国语.晋语四》:「齐侯长矣,而欲亲晋。」动词 出生。汉.桓宽《盐铁论.和亲》:「范蠡出于越,由余长于胡,皆为霸王贤佐。」《西游记.第一回》:「我虽不是树上生,却是石里长的。」动词 生长、发育。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苟得其养,无物不长。」《吕氏春秋.季春纪.圜道 》:「物动则萌,萌而生,生而长,长而大。」动词 生、显。【组词】:「他长得很俊美。」动词 养育。《诗经.小雅.蓼莪》:「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。」《左传.昭公十四年》:「长孤幼,养老疾。」动词 增进、增加。【组词】:「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」《易经.泰卦》:「君子道长,小人道消也。」动词 执掌。汉.王充《论衡.感虚》:「使一郡皆寒,贤者长一县,一县之界能独温乎?」动词 尊重。《书经.牧誓》:「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,是崇是长,是信是使。」其他字义長读音:zhàng。形容词 多余的。【组词】:「身无长物」。唐.白居易〈无长物〉诗:「只缘无长物,始得作闲人。」动词 强盛。《吕氏春秋.审分览.知度》:「此神农之所以长,而尧舜之所以章也。」

解释:斩读音:zhǎn。动词 砍、杀。【组词】:「披荆斩棘」、「斩首示众」、「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。」动词 断绝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:「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。」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「北斩太行之道,则上党之兵不下。」

解释:昕读音:xīn。名词 太阳快出来的时候。《仪礼.士昏礼》:「凡行事,必用昏昕。」

解释:贪读音:tān。动词 爱财,不择手段的求取财物。【组词】:「贪赃枉法」、「贪货弃命」、「贪污」。动词 对各种事物不知满足的追求。【组词】:「贪玩」、「贪于饮食」。动词 片面的追求。【组词】:「贪图」、「贪便宜」。形容词 占取不正当利益的。【组词】:「贪官污吏」。

解释:罔读音:wǎng。名词 用绳线编成捕捉动物的器具。网的初文。《易经.系辞下》:「作结绳而为罔罟,以佃以渔。」《资治通监.卷三二.汉纪二十四.成帝元延三年》:「南驱汉中,张罗罔罝罘,捕熊罴禽兽。」名词 灾祸、冤屈。《诗经.大雅.瞻卬》:「天之降罔,维其优矣。」《红楼梦.第七八回》:「既忳幽沉于不尽,复含罔屈于无穷。」动词 诬蔑、陷害。《论语.雍也》:「君子可逝也,不可陷也;可欺也,不可罔也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及陷于罪,然后从而刑之,是罔民也。」动词 欺骗、蒙蔽。《汉书.卷二五.郊祀志下》:「知万物之情,不可罔以非类。」《三国志.卷一.魏书.武帝纪》:「此皆以白为黑,欺天罔君者也。」动词 没有。通「无」。【组词】:「药石罔效」。形容词 惆怅失意的样子。通「惘」。《文选.宋玉.神女赋.序》:「罔兮不乐,怅然失志。」《资治通监.卷八二.晋纪四.武帝太康十年》:「久在中书,专管机事。及迁尚甚罔怅。」形容词 迷惑、困惑。通「惘」。《论语.为政》:「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」副词 不可、不要。表示禁止。通「毋」。《书经.大禹谟》:「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,罔咈百姓以纵已之欲。」

解释:图读音:tú。名词 由各种线条、形状、色彩等描绘成的形象或画面。【组词】:「地图」、「设计图」、「插图」、「草图」。名词 疆域。【组词】:「版图」。唐.杜甫〈秦州杂诗〉二零首之三:「州图领同谷,驿道出流沙。」名词 欲念。《文选.陆机.五等论》:「故强晋收其请隧之图,暴楚顿观鼎之志。」唐.杜甫〈过南岳入洞庭湖〉诗:「帝子留遗恨,曹公屈壮图。」动词 绘画、描绘。《南史.卷八.梁元帝本纪》:「自图宣尼像,为之赞而书之。」《西游记.第三二回》:「我记得他的模样,曾将他师徒画了一个影,图了一个形,你可拿去。」动词 策划、考虑。【组词】:「图谋」。《史记.卷八六.刺客传.曹沬传》:「今鲁城坏,即压齐境,君其图之!」宋.曾巩〈宜黄县学记〉:「天子图当世之务,而以学为先,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。」动词 谋取、谋求。【组词】:「贪图」、「唯利是图」。《战国策.秦策四》:「韩、魏从,而天下可图也。」《红楼梦.第七零回》:「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,所以又说放晦气。」

解释:炖读音:dùn。动词 烹调方法:(1) 将食物加水,用文火慢煮使烂熟。【组词】:「清炖」、「炖鸡」。(2) 将食物放入盅或陶罐中,隔水以慢火煨煮使材料熟软。【组词】:「凤爪炖冬菇」。其他字义炖读音:dūn。形容词 火势旺盛。《玉篇.火部》:「炖,火盛貌。」名词 炖煌:地名。参见「敦煌」条。

解释:侦读音:zhēn。动词 暗中察看、伺探。【组词】:「侦查」、「侦测」。《后汉书.卷五五.章帝八王传.清河孝王庆传》:「外令兄弟求其纤过,内使御者侦伺得失。」《文选.潘岳.马汧督诔》:「子命穴浚堑,寘壶镭瓶甒以侦之。」

解释:抶读音:chì。动词 鞭打。《左传.文公十年》:「无畏抶其仆以徇。」

解释:拖读音:tuō。动词 牵拉。【组词】:「拖拽」、「拖人下水」、「火车头后面拖着十节车箱。」动词 垂着、搭着。【组词】:「拖着两条大辫子。」唐.温庭筠〈张静婉采莲歌〉:「兰膏坠发红玉春,燕钗拖颈抛盘云。」动词 延宕。【组词】:「拖延」、「拖时间」、「拖拖拉拉」。

解释:巫读音:wū。名词 神鬼的代言人或是代人祈祷,求鬼神赐福、解决问题的人。【组词】:「女巫」、「巫祝」、「巫医」。宋.乐雷发〈常宁道中怀许介之〉诗:「野巫竖石为神像,稚子搓泥 作药丸。」名词 姓。如商代有巫咸。其他字义巫读音:wú。[一]之读音。

解释:驼读音:tuó。名词 参见「骆驼」条。动词 背负。通「驮」。【组词】:「驼运」。《孤本元明杂剧.流星马.第一折》:「他有一匹马,背驼三将,入水如踏平地,日行千里流星马,此乃是无敌之骑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二一回》:「当夜两人做了交割,清抱驼钱驼了两次才完。」形容词 背部弯曲的。【组词】:「弯腰驼背」。

解释:昙读音:tán。动词 云气布于天空。《广韵.平声.覃韵》:「昙,云布。」名词 云气。元.曾瑞〈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.长天远水秋光淡〉曲:「暮云昙,晓山岚 ,六合为我一茅庵。」名词 胡语音译。与梵语dharma对等,为法的意思。【组词】:「阿毗昙」。

解释:肽读音:tài。名词 在生化学中,两个胺基酸脱一分子水缩合后得到一个以肽键相连的二肽;以此类推,由多个胺基酸缩合而成为多肽。

解释:骀读音:tái。名词 劣马。《楚辞.宋玉.九辩》:「却骐骥而不乘兮,策驽骀而取路。」北周.庾信〈代人致乞致仕表〉:「臣又闻驱奔效驾,先辍于羸骀。」名词 比喻庸才。隋.江总〈劳酒赋〉:「谬陈力而策骀,岂酬恩于暮年。」动词 脱除、脱落。《后汉书.卷四二.崔寔传》:「自数世以来,政多恩贷,驭委其辔,马骀其衔。」其他字义骀读音:dài。参见「骀荡」条。

解释:抬读音:tái。助词 举起。【组词】:「抬头挺胸」、「高抬贵手」、「抬高」。助词 两人以上共同扛举东西。【组词】:「抬轿子」、「抬担架」。助词 抬杠。【组词】:「少跟我抬杠」、「三人抬不过个『理』字」。助词 合夥骗人。【组词】:「他们俩抬我一人儿。」

解释:佻读音:tiáo。参见「佻佻」条。其他字义佻读音:tiāo。形容词 轻薄、不庄重。【组词】:「佻?」、「轻佻」。《资治通监.卷五九.汉纪五十一.灵帝中平六年》:「帝以辩轻佻无威仪,欲立协。」动词 窃取。《国语.周语中》:「而却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,不亦难乎?」《抱朴子.外篇.刺骄》:「或佻窃虚名,而躬自为之。」

解释:迢读音:tiáo。形容词 遥远。【组词】:「迢递」、「迢迢」、「迢遥」、「迢远」。

解释:忝读音:tiǎn。动词 羞辱、污蔑。《诗经.小雅.小宛》:「夙兴夜寐,毋忝尔所生。」副词 自称的谦词。有轻贱、侮辱的意思。【组词】:「忝居」、「忝为人师」、「忝列门墙」。《西游记.第九回》:「孩儿叨赖母亲福庇,忝中状元,钦赐游街。」

解释:屉读音:tì。名词 桌柜中可以随意抽动、存放物品的隔层。【组词】:「抽屉」。北周.庾信〈镜赋〉:「暂设妆奁,还抽镜屉。」名词 蒸笼的简称。如蒸笼的隔层称为「笼屉」,盖子称为「屉帽」。

解释:拓读音:tuò。动词 开展、扩充。【组词】:「开拓」、「拓展」。动词 开垦。【组词】:「拓荒」。其他字义拓读音:tà。动词 用纸墨摹印碑刻、铜器、甲骨等。方法是先在物体上蒙上一层薄纸(通常是棉纸或宣纸),再用发束等物,予以拍打,依阴阳纹显现凹凸纹路,然后上墨,以显出所欲摹印的文字或图像。通「搨」。【组词】:「拓印」、「拓本」。

解释:咄读音:duò。动词 斥责、怒骂。《管子.形势解》:「乌集之交,初虽相驩,后必相咄。」《聊斋志异.卷二.聂小倩》:「女云:『夜无知者。』甯又咄之。」叹词 表示呵叱。《史记.卷一二六.滑稽传.褚少孙补郭舍人传》:「郭舍人疾言骂之曰:『咄!老女子!何不疾行!』」叹词 表示痛惜。《汉书.卷五四.李广传》:「立政曰:『咄!少卿良苦!』」

解释:担读音:dān。动词 用肩膀挑东西。【组词】:「担水」。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:「羸縢履蹻,负书担橐。」动词 参见「扁担」条。动词 负责、承当。【组词】:「担风险」、「这责任我恐怕担不起。」《红楼梦.第六七回》:「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,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,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多少的惊怕沉重。」其他字义担读音:dàn。名词 用扁担所挑的物品。《列子.汤问》:「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叩石垦壤,箕畚运于渤海之尾。」名词 肩负的责任。【组词】:「重担」。名词 量词。计算成挑物品的单位。【组词】:「一担米」、「两担柴」、「三担贺礼」。

解释:单读音:dān。形容词 单独、一个。与「复」相对。【组词】:「单身贵族」、「单枪匹马」。唐.韩愈〈祭十二郎文〉:「两世一身,形单影只。」形容词 奇数的。与「双」相对。【组词】:「单数」、「单日」、「单号」。形容词 薄弱、孤零。《后汉书.卷一九.耿恭传》:「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,当匈奴之冲。」南朝梁.锺嵘〈诗品序〉:「寒客衣单,孀闺泪尽。」形容词 不复杂、少变化。【组词】:「简单」、「单纯」、「单调」。形容词 零的代称。宋.史达祖〈西江月.三十六宫月冷〉词:「三十六宫月冷,百单八颗香悬。」《京本通俗小说.志诚张主管》:「至今那一串一百单八颗数珠,不知下落。」形容词 衣物是孤层的。【组词】:「单衣」、「单裤」。名词 记载事物的纸张。【组词】:「名单」、「帐单」、「税单」、「传单」。名词 单层的布或衣物。【组词】:「被单」、「床单」、「褥单」。副词 仅、只。【组词】:「单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。」、「单说不做,是不会成功的。」《红楼梦.第五二回》:「他是忍不住的,一时气了,或打或骂,依旧嚷来不好。所以单告诉你。」副词 孤独的、独自一人的。【组词】:「单打独斗」。《后汉书.卷八二.方术传上.李合传》:「和帝即位,分遣使者,皆微服单行。」其他字义单读音:shàn。名词 参见「单县」条。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单安仁。其他字义单读音:chán。参见「单于」条。

解释:罗读音:luó。名词 用来捕捉的网子。【组词】:「天罗地网」。《诗经.王风.兔爰》:「有兔爰爰,雉离于罗。」名词 质地轻软的丝织品。【组词】:「绫罗绸缎」。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「下宫糅罗纨,曳绮縠,而士不得以为缘。」名词 一种滤东西的器具。似筛而边较深宽,下蒙以密网,可用来播面粉或过滤流质。名词 姓。如元代有罗贯中。动词 捕捉。【组词】:「门可罗雀」。《诗经.小雅.鸳鸯》:「鸳鸯于飞,毕之罗之。」动词 招致、延揽。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上》:「网罗天下异能之士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一零回》:「公之乡人姓郭名嘉,字奉孝,乃当今贤士,不罗而致之?」动词 囊括、涵盖。【组词】:「包罗万象」。《庄子.天下》:「万物毕罗,莫足以归。」动词 陈列、分布。【组词】:「罗列」、「星罗棋布」。《文选.班固.西都赋》:「列卒周匝,星罗云布。」

解释:炊读音:chuī。动词 燃火煮食物。【组词】:「炊饭」、「野炊」。汉.王充《论衡.知实》:「颜渊炊饭,尘落甑中。」宋.苏轼〈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〉诗:「城西忽报故人来,急扫风轩炊麦饭。」形容词 烹煮食物的。【组词】:「炊具」、「炊烟袅袅」。其他字义炊读音:chuì。参见「炊累」条。

解释:择读音:zé。动词 挑选。【组词】:「选择」、「饥不择食」。《左传.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子产之从政也,择能而使之。」动词 区别、分别。《吕氏春秋.仲春纪.情欲》:「耳不乐声,目不乐色,口不甘味,与死无择。」汉.高诱.注:「择,别也。」其他字义择读音:zhái。上述[一]的另一种读音。

解释:隹读音:zhuī。名词 短尾鸟的总称。《说文解字.隹部》:「隹,鸟之短尾总名也。」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解释:庞读音:páng。形容词 高大。【组词】:「庞大」。唐。柳宗元〈三戒.黔之驴〉:「形之庞也类有德,声之宏也类有能。」形容词 杂乱。《旧唐书.卷一三一.李勉传》:「汴州水陆所凑,邑居庞杂,号为难理。」名词 面貌、脸蛋。【组词】:「面庞」、「脸庞」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二本.第二折》:「衣冠济楚庞儿俊,可知道引动俺莺莺。」名词 姓。如战国时魏国有庞涓。

解释:郅读音:zhì。副词 极、至、最。《史记.卷一一七.司马相如传》:「文王改制,爰周郅隆。」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郅奇、郅恽。

解释:炜读音:wěi。形容词 光亮的样子。《说文解字.火部》:「炜,盛明貌。」形容词 深红。《诗经.邶风.静女》:「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」汉.毛亨.传:「炜,赤貌。」

解释:帙读音:zhì。名词 书、画的封套。南朝梁.萧统〈文选序〉:「飞文染翰,则卷盈乎缃帙。」唐.王维〈济州过赵叟家宴〉诗:「荷锄修药圃,散帙曝农书。」名词 套装书。唐.韩愈〈张中丞传后叙〉:「嵩惊,以为巡偶熟此卷,因乱抽他帙以试,无不尽然。」名词 量词。计算函套或包裹书籍的单位。《南史.卷二二.王昙首传》:「何承天礼论三百卷,俭抄为八帙,又别抄条目为十三卷。」《新唐书.卷八四.李密传》:「以蒲鞯乘牛,挂汉书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」

解释:炙读音:zhì。动词 烧烤、烧灼。【组词】:「炙手可热」。《诗经.小雅.瓠叶》:「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」动词 受薰染、陶冶。《孟子.尽心下》:「非圣人而能若是乎?而况于亲炙之者乎?」名词 烤熟的肉食。《史记.卷八六.刺客传.专诸传》:「酒既酣,公子光详为足疾,入窟室中,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。」

解释:疡读音:yáng。名词 疮。【组词】:「肿疡」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「头有创则沐,身有疡则浴。」名词 参见「溃疡」条。

解释:绐读音:dài。动词 欺诳、欺骗。《汉书.卷三五.吴王刘濞传》:「东越即绐吴王,吴王出劳军,使人鏦杀吴王。」《五代史平话.晋史.卷上》:「当绐信入贺,使武士缚信斩之,夷其三族,便是『败也萧何』也。」动词 至、进到。《淮南子.泛论》:「出百死而绐一生,以争天下之权。」汉.高诱.注:「绐,至也。」

齿

解释:齿读音:chǐ。名词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的器官。【组词】:「乳齿」、「恒齿」、「齿牙动摇」。名词 排列像牙齿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「锯齿」。名词 年龄。【组词】:「齿德俱增」。《左传.文公元年》:「子上曰:『君之齿未也,而又多爱,黜乃乱也。』」晋.杜预.注:「齿,年也。」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动词 并列。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「寡人若朝于薛,不敢与诸任齿。」晋.杜预.注:「齿,列也。」动词 说、谈。【组词】:「齿及」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简傲》:「傲主人非礼也,以贵骄人非道也,失此二者,不足齿,人伧耳。」

解释:侈读音:chǐ。形容词 铺张浪费。《说文解字.人部》:「侈,泰奢也。」【组词】:「奢侈」。《左传.庄公二十四年》:「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」形容词 夸大不实。【组词】:「侈谈」、「放言侈论」。《文选.左思.三都赋序》:「侈言无验,虽丽非经。」形容词 大。《汉书.卷九九.王莽传中》:「莽为人侈口蹷顄,露眼赤精,大声而嘶。」形容词 放肆、放纵、不节制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苟无恒心,放僻邪侈,无不为已。」《吕氏春秋.仲夏纪.侈乐》:「故乐愈侈,而民愈郁,国愈乱。」

解释:转读音:zhuǎn。动词 变换。【组词】:「转学」、「转败为胜」、「由晴转阴」、「扭转情势」。动词 改换方向。【组词】:「向右转」、「向后转」、「转弯」。动词 运输。《汉书.卷六十九.赵充国传》:「今久转运烦费,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,臣愚以为不便。」唐.杜甫〈昔游〉诗:「吴门转粟帛,泛海陵蓬莱。」动词 辩解。【组词】:「你这话未免转得太硬了。」副词 间接传送。【组词】:「转交」、「转送」、「现场实况转播」。名词 诗文章法结构的用语。【组词】:「起、承、转、合」。其他字义转读音:zhuàn。动词 依固定的轴环绕方向,循环不变。【组词】:「转圈儿」、「公转」、「自转」。动词 巡视、绕。【组词】:「王警卫到牢房转了一下,看看有无特殊状况。」

解释:知读音:zhī。动词 明白、了解、察觉。【组词】:「相知相许」。唐.李绅〈古风〉诗二首之二:「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」动词 识别、区别。《礼记.乐记》:「知乐则几于礼矣。」《淮南子.修务》:「孪子之相似者,唯其母能知之。」动词 相交、交往。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「公孙明知叔孙于齐。」《荀子.不苟》:「君子易知而难狎。」动词 招待、礼遇、赏识。《南史.卷一九.谢灵运传》:「自谓才能宜参权要,既不见知,常怀慎惋。」唐.岑参〈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〉诗:「何幸一书生,忽蒙国士知。」动词 掌管、主持。《国语.越语》:「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,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。」《新唐书.卷八五.王世充传》:「帝爱昵之,拜江都通守,兼知宫监事。」名词 识见、学问。【组词】:「求知」、「真知灼见」。《论语.子罕》:「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」名词 意识、感觉。《荀子.王制》:「草木有生而无知。」汉.范缜〈神灭论〉:「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。」名词 知己、朋友。【组词】:「故知」、「旧雨新知」。其他字义知读音:zhì。名词 智慧。同「智」。《论语.里仁》:「里仁为美,择不处仁焉得知?」《礼记.中庸》:「知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。」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知罃。

解释:來读音:lái。动词 空间从别处移动至此处。与「去」、「往」相对而言。【组词】:「回来」、「车来了」 。《论语.学而》: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」动词 时间从某定点直至现在。【组词】:「自古以来,红颜多薄命。」唐.王维〈相思〉诗:「红豆生南国,秋来发故枝?」唐.孟浩然〈春晓〉诗:「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? 」动词 事情临头、发生。【组词】:「这下问题来了!」、「事情一来,忙昏头了!」动词 做某种动作,可广泛取代被省略的动词。【组词】:「乱来」、「来根菸!」、「这简单,让我来。」形容词 未来的、下一次的。【组词】:「来年」、「来日」、「来生」。《警世通言.卷六.俞仲举题诗遇上皇》:「今科不中来科中。」形容词 用于数词或量词之间,表约略的意思。【组词】:「三十来岁」、「二十来斤」。助词 接于动词、形容词之后,表「……时」、「……后」。唐.杜甫〈送李校书二十六韵〉:「小来习性懒,晚节慵转剧。」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去来江口守空船,绕船明月江水寒。」助词 接于动词之前,表示动作意愿。【组词】:「我来唱首歌。」、「你来看店。」助词 接于动词之后,表示做了某些动作。【组词】:「我探望你来了。」、「我上课来了。」助词 与「得」、「不」连用,表能力可或不可。【组词】:「这事我做得来。」、「英语我说不来。」助词 用于数词之后,表列举。【组词】:「一来念他初犯,二来念他年轻,此次暂且饶了他。」助词 当口语中的衬字,无义。【组词】:「正月里来,桃花开。」、「不愁吃来,不愁穿。」名词 姓。如周代有来章,唐代有来俊臣。其他字义來读音:lài。同「徕」[二]。

解释:账读音:zhàng。名词 记录有关银钱、财物出入的簿据。同「帐」。【组词】:「查账」、「记账」。名词 债务。同「帐」。【组词】:「欠账」。

解释:胀读音:zhàng。动词 物体体积变大。【组词】:「膨胀」、「热胀冷缩」。形容词 形容饮食过饱,肠胃不舒服的感觉。【组词】:「胃胀」、「肚子很胀」。形容词 浮肿。【组词】:「皮肤肿胀」。

解释:软读音:ruǎn。形容词 柔而不坚硬。【组词】:「松软」、「柔软」。北周.庾信〈奉和夏日应令〉诗:「早菱生软角,初莲开细房。」形容词 柔和、温和。宋.杨万里〈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〉之一:「最爱东山晴后雪,软红光里涌金山。」形容词 没有气力。【组词】:「手脚酸软」、「软而无力」。《西游记.第一八回》:「慌得他手麻脚软。」形容词 容易受感动或意志动摇而不能坚持。【组词】:「心软」、「耳根软」。形容词 质量差、不丰富、不高明而不受欣赏。【组词】:「这家馆子菜软。」、「这部戏码软了点。」名词 懦弱而缺乏决断力的人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二本.楔子》:「我从来欺硬怕软,吃苦不甘,你休只因亲事胡扑掩。」名词 温和委婉的态度。【组词】:「吃软不吃硬」。副词 用温和的方式和平进行。【组词】:「软禁」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三零回》:「气的又不敢恼出来,只得和他软商量。」

解释:炔读音:guì。形容词 冒烟的样子。《集韵.入声.屑韵》:「炔,烟貌。」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齐国有炔钦。其他字义炔读音:quē。名词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。分子结构含碳,为一碳三键的不饱和烃类。【组词】:「乙炔」。或读 为ㄐㄩㄝˊ jué。

解释:乳读音:rǔ。动词 生产、繁殖。【组词】:「孳乳」。《史记.卷一零五.扁鹊仓公传》:「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,来召臣意。」《汉书.卷五四.苏建传》:「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,羝乳乃得归。」动词 孵卵、孵化。《礼记.月令》:「雉雊鸡乳。」《魏书.卷一零七.律历志上》:「立春, 鸡始乳。」动词 哺育、喂奶。《左传.宣公四年》:「?夫人使弃诸梦中,虎乳之。」《新唐书.卷一九四.元德秀传》:「德秀自乳之。」动词 饮、喝。《文选.鲍照.芜城赋》:「伏虣藏虎,乳血飧肤。」名词 乳房的简称。《史记.卷一零五.扁鹊仓公传》:「意告之后百余日,果为疽发乳上,入缺盆,死。」名词 奶汁。【组词】:「母乳」、「牛乳」、「鲜乳」。名词 像乳房的物体。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.卷三下.粤西游日记二》:「岐中倒垂一乳,长数丈,其端空悬,水由端涓涓下。」名词 类似乳汁的液体。【组词】:「豆乳」、「蜂王乳」。形容词 初生的。【组词】:「乳燕」、「乳猪」、「乳鸽」。

解释:佽读音:cì。动词 帮助。《诗经.唐风.杕杜》:「人无兄弟,胡不佽焉?」汉.毛亨.传:「佽,助也。」名词 参见「佽飞」条。

解释:炝读音:qiàng。动词 烹饪方法:(1)将未经火煮的生食,用酒、醋或味浓的佐料,直闷到熟。(2)菜用沸水略煮过后,与酱油、醋等调味料搅拌。(3)将肉、葱花等用热油略炒,再加入佐料水煮。动词 刺激性的气体或味道冲入鼻腔,使人感觉不舒服。通「呛」。元.李好古《张生煮海.第三折》:「闻不得鼻口内乾烟炝。」

解释:侍读音:shì。动词 伺候。如:「服侍病人要有耐心。」动词 在一旁陪着。《论语.先进》:「闵子侍侧,誾誾如也。」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旁有宦者一人,侍不敢去。」名词 服侍或随从他人的人。【组词】:「女侍」、「侍从」。名词 侍生的简称。参见「侍生」条。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侍锦。

解释:弩读音:nǔ。名词 用机械力量发射的硬弓。【组词】:「连弩」、「万弩齐发」、「剑拔弩张」。《史记.卷一零八.韩长孺传》:「且强弩之极,矢不能穿鲁缟。」《文选.贾谊.过秦论》:「良将劲弩,守要害之处。」

解释:驽读音:nú。名词 劣马、能力低劣的马。《玉篇.马部》:「驽,最下马也。」《楚辞.东方朔.七谏.谬谏》:「驽骏杂而不分兮。」形容词 低劣、不好的。《战国策.秦策四》:「天下莫强于秦、楚,今闻大王欲伐楚,此犹两虎相斗,而驽犬受其弊。」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「驽牛可以负重致远。」形容词 软弱无力。《文选.嵇康.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「性复疏懒,筋驽肉缓。」形容词 比喻才力浅薄、愚钝无能。【组词】:「驽才」、「驽钝」。《史记.卷八一.廉颇蔺相如传》:「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」《文选.司马迁.报任少卿书》:「仆虽罢驽,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。」

解释:侬读音:nóng。代词 吴语。我,表第一人称。【组词】:「侬家」。《乐府诗集.卷四四.清商曲辞一.晋宋齐辞.子夜歌四二首之一九》:「欢愁侬亦惨,郎笑我便喜。」《红楼梦.第二七回》:「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?」代词 称他人。《南史.卷四五.王敬则传》:「常叹负情侬,郎今果行许。」唐.韩愈〈泷吏〉诗:「比闻此州囚,亦在生还侬。」名词 姓。如宋代有侬智高。

解释:念读音:niàn。动词 惦记、想念。【组词】:「思念」、「挂念」。唐.白居易〈伤远行赋〉:「惟母念子之心,心可测而可量。」动词 忆念。佛教指将心清楚放在对象上而不忘失。【组词】:「念佛」、「念施」。《大安般守意经.卷下》:「念出入息。」动词 吟诵、诵读。通「念」。【组词】:「念书」、「念经」、「念咒」。《红楼梦.第一四回》:「说着,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,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。」动词 读、学习。【组词】:「你现在念几年级?」、「他一念完中学,就开始工作了。」动词 反反覆覆述说着。【组词】:「念念有词」、「她嘴巴一直念个不停」、「妈妈念你是为了你好。」动词 记住。《论语.公冶长》:「伯夷、叔齐,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」动词 怜爱。唐.李贺〈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卢山〉诗二首之二:「江干幼客真可念,郊原晚吹悲号号。」宋.李清照〈凤凰台上忆吹箫.香冷金猊〉词:「记取楼前绿水,应念我终日凝眸。」名词 极短的时间。【组词】:「一念顷」、「念念分明」。《阿毘达磨俱舍释论.卷一六》:「偈曰:『一念。』释曰:『此上品忍但一刹那,无长时。』」名词 念头、想法。【组词】:「杂念」、「一念之仁」。《红楼梦.第四回》:「这冯公子,空喜一场,一念未遂,反花了钱,送了命。」名词 二十。通「廿」。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.第三九出》:「凑着个韶阳小道姑,年方念八,颇有风情。」名词 姓。如北周有念贤。

解释:妮读音:ní。名词 婢女。【组词】:「婢妮」。《大宋宣和遗事.利集》:「帝观翫,忽有一妮婢,衣褐衣,口称韦夫人遣来。」名词 小女孩,有爱怜或鄙视的意思。【组词】:「小妮子」。

解释:旻读音:mín。名词 秋天。通「旼」。《说文解字.日部》:「旻,秋天也。」《书经.多士》:「旻天大降丧于殷。」名词 天空。晋.陶渊明〈自祭文〉:「茫茫大块,悠悠高旻。」

解释:侣读音:lǚ。名词 同伴。【组词】:「伴侣」、「情侣」。《文选.王襃.四子讲德论》:「于是相与结侣,携手俱游。」动词 结为同伴。宋.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,侣鱼虾而友麋鹿。」

解释:录读音:lù。动词 抄写、誊写。明.张自烈《正字通.金部》:「录,誊写曰录。」【组词】:「誊录」。动词 记载。【组词】:「记录」、「登录」。《三国志.卷三.魏书.明帝纪》:「遂进军幸寿春,录诸将功,封赏各有差。」晋.王羲之〈三月三日兰亭诗序〉:「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。」动词 采纳、采取。【组词】:「录用」。唐.韩愈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〉诗:「屡为丞相言,虽恳不见录。」名词 记载事物的书籍、簿册。【组词】:「笔录」、「言行录」、「备忘录」。清.黄宗羲〈陈定生先生墓志铭〉:「是时有百官图、邪党录、天鉴录、同志录、点将录,依之以尽杀朝廷之士。」名词 姓。如上古时有录图。

解释:虏读音:lǔ。动词 捉住、擒获。《说文解字.毋部》:「虏,获也。」《史记.卷九二.淮阴侯传》:「于是汉兵夹击,大破虏赵军。」动词 抢夺、掠取。《史记.卷一零八.韩长孺传》:「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。」晋.张载〈七哀诗〉二首之一:「珠柙离玉体,珍宝见剽虏。」名词 争战中俘获的敌人。【组词】:「俘虏」。《诗经.大雅.常武》:「铺敦淮濆,仍执丑虏。」名词 奴隶、仆人。《韩非子.说难》:「伊尹为宰,百里奚为虏。」《史记.卷八七.李斯传》:「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。」名词 对敌人轻蔑的称呼。宋.苏轼〈念奴娇.大江东去〉词:「谈笑间,强虏灰飞烟灭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三十九.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「官府只虑我北去通虏,决不疑在近地。」其他字义虏读音:luǒ。上述[一]的另一种读音。

解释:帘读音:lián。名词 用竹片、布帛等编制成遮蔽门窗的用具。【组词】:「门帘」、「窗帘」、「竹帘」、「垂帘听政」。唐.杜甫〈客夜〉诗:「入帘残月影,高枕远江声。」

解释:怜读音:lián。动词 怜悯、同情。【组词】:「可怜」、「同病相怜」。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:「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」北周.庾信〈拟咏怀诗〉二七首之三:「自怜才智尽,空伤年鬓秋。」动词 爱、疼惜。【组词】:「怜惜」、「我见犹怜」。唐.元稹〈遣悲怀〉诗三首之一:「谢公最小偏怜女,嫁与黔娄百事乖。」

解释:炉读音:lú。名词 供燃烧用的设备、器具。【组词】:「电炉」、「围炉」、「瓦斯炉」。宋.王安石〈夜直〉诗:「金炉香烬漏声残,翦翦轻风阵阵寒。」也称为「炉子」。

解释:陋读音:lòu。形容词 容貌丑。《玉篇.阜部》:「陋,丑猥也。」【组词】:「丑陋」。《旧唐书.卷一三五.卢杞传》:「杞貌陋而色如蓝。」形容词 狭隘、狭窄。《论语.雍也》:「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」唐.刘禹锡〈陋室铭〉:「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」形容词 粗劣、不好的。【组词】:「陋规」、「陋习」、「陋俗」。形容词 学识浅薄。【组词】:「孤陋寡闻」。《荀子.劝学》:「则末世穷年,不免为陋儒而已。」形容词 卑贱、微贱。《管子.牧民》:「不明鬼神,则陋民不悟。」《北齐书.卷四十五.文苑传.樊逊传》:「门族寒陋,访第必不成,乞补员外司马督。」形容词 吝啬。《汉书.卷二八.地理志下》:「其民有先王遗教,君子深思,小人俭陋。」动词 轻视。《史记.卷三八.宋微子世家》:「今殷民乃陋淫神只之祀。」文选.张衡〈东京赋〉:「苟有胸而无心,不能节之以礼,宜其陋今而荣古矣。」

解释:拢读音:lǒng。动词 聚集、靠近。【组词】:「围拢」、「靠拢」、「拉拢」、「他笑得嘴都合不拢了。」动词 整理、梳理。唐.韩偓〈信笔〉诗:「睡髻休频拢,春眉忍更长。」动词 一种弦乐器弹奏指法。用手将弦抚按住。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轻拢慢捻抹复挑,初为霓裳后六么。」

解释:招读音:zhāo。动词 打手势以示意人过来。【组词】:「招手」、「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」。动词 用广告、通知等公开方式使人来。【组词】:「招生」、「招考」、「招标」。动词 逗、惹、引。【组词】:「招祸」、「招惹」、「别招你妈生气!」、「饼乾屑会招来蚂蚁。」《书经.大禹谟》:「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」《红楼梦.第一一回》:「你别在这里只管这们着,倒招的媳妇也心里不好。」动词 北京方言。指传染。【组词】:「这病招人,要小心!」动词 承认罪状。【组词】:「招认」、「不打自招」、「这厮口风紧得很,怎么逼都不招。」动词 进用。《文选.左思.咏史诗八首之二》:「冯公岂不伟,白首不见招。」动词 使入赘。【组词】:「招婿」。元.无名氏《鸳鸯被.第一折》:「或招或嫁,可不好那!」动词 寻找。《文选.左思.招隐诗二首之一》:「杖策招隐士,荒涂横古今。」名词 箭靶。《吕氏春秋.孟春纪.本生》:「万人操弓,共射其一招,招无不中。」名词 武技、手段。【组词】:「绝招」、「耍花招」。名词 明显的标帜。【组词】:「招牌」、「酒招」、「市招」。名词 量词。计算招术的单位。【组词】:「一招妙计」、「双方交手三十招仍未分出胜负。」其他字义招读音:sháo。名词 古代虞舜时的乐名曲称。同「韶」。《史记.卷一.五帝本纪》:「禹乃与九招之乐。」其他字义招读音:qiáo。动词 揭举、揭发。《国语.周语下》:「立于淫乱之国,而好尽言,以招人过,怨之本也。」唐.韩愈〈争法论〉:「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。」

解释:隶读音:lì。名词 古代称地位卑贱或供人役使的人。【组词】:「奴隶」、「皁隶」。唐.释慧琳《一切经音义.卷六.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:「隶,贱属也,仆也。」名词 一种字体。即隶书。相传为秦代程邈所创,由小篆减省而成。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隶延之。动词 附属。【组词】:「隶属」。唐.杜甫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〉诗:「生常免租税,名不隶征伐。」宋.苏轼〈率子廉传〉:「晚隶南岳观为道士。」动词 学习。明.汤显祖《紫箫记.第六出》:「俺将此词送到杜秋娘别院,隶习一番。」

解释:咙读音:lóng。参见「喉咙」条。

解释:疠读音:lì。名词 恶疮。《礼记.月令》:「行春令则蝗虫为败,水泉咸竭,民多疥疠。」名词 瘟疫。《左传.哀公元年》:「在国,天有菑疠。」晋.杜预.注:「疠,疾疫也。」

解释:卓读音:zhuó。形容词 高超独特。【组词】:「卓越」、「卓见」。副词 挺立出众的样子。【组词】:「卓然而立」。《论语.子罕》:「如有所立,卓尔。」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卓茂。其他字义卓读音:zhuō。名词 桌子、几案。同「桌」。宋.史绳祖《学斋占毕.卷二.饮食衣服今皆变古》:「盖其席地而坐,不设椅卓,即古之设筵敷席也。」《金史.卷三三.礼志六》:「俟有司置香案酒卓讫。」

解释:戾读音:lì。形容词 凶狠暴烈。【组词】:「暴戾」。《北史.卷六三.苏绰传》:「然其性狠戾,不切世要,求名太甚。」形容词 劲疾。《文选.潘岳.秋兴赋》:「庭树槭以洒落兮,劲风戾而吹帷。」唐.李善.注:「戾,劲疾之貌。」动词 到达。《诗经.大雅.旱麓》:「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」唐.刘禹锡〈飞鸢操〉诗:「鹰隼仪形蝼蚁心,虽能戾天何足贵。」动词 违背。《淮南子.览冥》:「举事戾苍天,发号逆四时。」名词 罪过。《左传.文公四年》:「君辱贶之,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。」晋.杜预.注:「戾,罪也。」

解释:例读音:lì。名词 可供比照或依据的标准。【组词】:「惯例」、「体例」、「范例」、「史无前例」。动词 比类、比照。【组词】:「以古例今」、「以此例彼」。副词 按规定的、照常的。【组词】:「例行公事」。

解释:拎读音:līn。动词 提。《广韵.平声.青韵》:「拎,手悬捻物。」【组词】:「妈妈拎着菜篮上市场。」

解释:囹读音:líng。参见「囹圄」条。

解释:冽读音:liè。形容词 寒冷。【组词】:「凛冽」。唐.柳宗元〈至小邱西小石潭记〉:「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。」明.孙仁孺《东郭记.第二二出》:「暮光又早生新月,野旷西风冽。」

解释:兩读音:liǎng。名词 量词:(1) 计算重量的单位。公制一两等于十分之一公斤;一台两等于十六分之一台斤。(2) 计算车辆的单位。通「辆」。《书经.牧誓.序》:「戎车三百两。」名词 数目字,表一对、一双之意。【组词】:「两本书」、「两姊妹」。唐.李白〈长干行〉二首之一:「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」副词 双方、彼此。【组词】:「两败俱伤」、「模棱两可」。《三国志.卷一零.魏书.荀攸传》:「今兄弟遘恶,此势不两全。」形容词 几、若干,表约略之词。【组词】:「两下子」、「过两天再看看!」

解释:诔读音:lěi。动词 累述死者生前的功德以示哀悼并封以称号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:「鲁哀公诔孔丘曰:『天不遣耆老,莫相予位焉。呜呼哀哉,尼父!』」动词 祷述功德以求福。《论语.述而》:「诔曰:『祷尔于上下神只。』」名词 文体名。一种哀祭文,是叙述死者生前德行、功业的韵文。【组词】:「哀诔」、「铭诔」。

解释:昆读音:kūn。名词 兄。《诗经.王风.葛藟》:「终远兄弟,谓他人昆。」汉.毛亨.传:「昆,兄也。」唐.杜甫〈彭衙行〉:「誓将与夫子,永结为弟昆。」名词 后嗣、子孙。《书经.仲虺之诰》:「垂裕后昆。」汉.孔安国.传:「垂优足之道示后世。」形容词 群、众多。《汉书.卷一零.成帝纪》:「君道得,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。」唐.颜师古.注:「昆,众也。昆虫,言众虫也。」副词 同。《文选.扬雄.羽猎赋》:「群娭乎其中,噍噍昆鸣。」

解释:玨读音:jué。名词 两块玉合成的玉器。《说文解字.珏部》:「珏,二玉相合为一珏。」

解释:玦读音:jué。名词 半环状的玉佩。《楚辞.屈原.九歌.湘君》:「捐余玦兮江中,遗余佩兮醴浦。」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:「范增数目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,项王默然不应。」

解释:咎读音:jiù。名词 灾祸。【组词】:「咎由自取」。《书经.大禹谟》:「民弃不保,天降之咎。」名词 过失。【组词】:「引咎辞职」、「难辞其咎」。《文选.诸葛亮.出师表》:「责攸之、褘、允等咎,以彰其慢。」动词 责罚、怪罪。【组词】:「既往不咎」。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国人皆咎公。」动词 憎恶。《史记.卷三.殷本纪》:「纣之臣祖伊,闻之而咎周。」其他字义咎读音:gāo。名词 大鼓。通「鼛」。《后汉书.卷六零上.马融传》:「伐咎鼓,撞华锺,猎徒纵,赴榛丛。」名词 姓。如虞舜时有咎繇。

解释:诙读音:huī。形容词 言语有趣的。【组词】:「诙谐」。动词 戏谑、嘲笑。宋.梅尧臣〈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〉诗:「怪其有纸不寄我,如此出语亦善诙。」

解释:戽读音:hù。名词 参见「戽斗」条。动词 汲水。【组词】:「戽水灌溉」。唐.贯休〈宿深村〉诗:「黄昏见客合家喜,月下取鱼戽塘水。」

解释:拐读音:guǎi。动词 用诈术骗走人或财物。【组词】:「诱拐」。《儒林外史.第四一回》:「沈琼枝便把盐商骗他做妾,他拐了东西逃走的话,说了一遍。」动词 转弯。【组词】:「拐弯抹角」。《老残游记.第三回》:「进了大门,望西一拐便是三间客厅。」副词 瘸腿走路。【组词】:「他形容憔悴,一拐一拐的走在路上。」《西游记.第一回》:「猴王纵身跳起,拐呀拐的走了两遍。」名词 手杖。通「拐」。《红楼梦.第一三回》:「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,二则过于悲痛了,因拄个拐,踱了进来。」

解释:疟读音:nüè。参见「疟疾」条。

解释:佴读音:èr。动词 次、随后。《文选.司马迁.报任少卿书》:「李陵既生降,隤其家声;而仆又佴之蚕室,重为天下观笑。」李善注引如淳曰:「佴,次也。若人相次也。」

解释:迩读音:ěr。名词 近处、眼前。【组词】:「名闻遐迩」。《红楼梦.第一八回》:「展眼元宵在迩,自正月初八日,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。」动词 接近、亲近。《书经.仲虺之语》:「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。」唐.韩愈〈释言〉:「夫聪明则听视不惑,公正则不迩谗邪。」形容词 亲近的。《左传.昭公三十年》:「吴子唁而送之,使其迩臣从之。」

解释:练读音:liàn。动词 将生丝煮熟,使柔软洁白。【组词】:「练丝」。《周礼.天官.染人》:「春暴练,夏纁玄。」汉.郑玄.注:「暴练,练其素而暴之。」宋.苏轼〈宥老楮〉诗:「黄缯练成素,黝面沫作玉。」动词 训练。《史记.卷六九.苏秦传》:「练士厉兵,在大王之所用之。」《北史.卷一零.周高祖武帝本纪》:「恶衣菲食,缮甲练兵。」动词 反覆学习。【组词】:「练舞」、「练球」。名词 柔软洁白的丝绢。【组词】:「江平如练」、「瀑布像条白练。」《左传.襄公三年》:「使邓廖帅组甲三百,被练三千,以侵吴。」名词 姓。如唐代有练何。副词 熟悉、精熟。《南史.卷二二.王昙首传》:「好学,练悉朝典。」《红楼梦.第五回》:「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」

解释:郎读音:láng。名词 秦汉时起,官多称为「郎」。【组词】:「侍郎」、「尚书郎」。《汉书.卷六八.霍光传》:「时年十余岁,任光为郎。」名词 对男子的美称。【组词】:「周郎」、「少年郎」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「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。」唐.李白〈横江词〉六首之五:「郎今欲渡缘何事?如此风波不可行。」名词 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。【组词】:「郎有情,妹有意。」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「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,死宁不同穴!」唐.李白〈长干行〉:「郎骑竹马来,遶床弄青梅。」名词 仆役对主人的称呼。《新唐书.卷一二四.宋璟传》:「君非其家奴,何郎之云?」名词 女子也称为「郎」。【组词】:「女郎」。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郎顗。

解释:抽读音:chōu。动词 引出。《广韵.平声.尤韵》:「抽,引也。或作紬,紬引其端绪也。」【组词】:「抽丝」、「抽纱」。动词 将放在中间的东西取出。《左传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戌怒抽戈逐王子围,弗及。」唐.李白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〉诗:「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」动词 从全部中取出一部分。【组词】:「抽税」、「抽空」、「抽签」、「从一叠信中抽出一封来。」动词 除去。《仪礼.丧服》:「缌者十五升,抽其半。」动词 萌发、长出。【组词】:「稻子抽穗」、「抽出嫩芽」。唐.韩愈〈苦寒〉诗:「草木不复抽,百味失苦甜。」动词 吸。【组词】:「抽菸」、「抽水」、「倒抽了一口气。」动词 收、缩。【组词】:「抽筋」、「抽搐」。宋.苏轼〈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〉:「诗句对君难出手,云泉劝我早抽身。」动词 鞭、打。【组词】:「拿鞭子抽你一顿。」

解释:拉读音:lā。动词 摧折。【组词】:「摧枯拉朽」。《汉书.卷五一.邹阳传》:「范雎拉胁折齿于魏,卒为应侯。」动词 招、邀。【组词】:「拉人作伴」。三国蜀.诸葛亮〈黄陵庙记〉:「于是情好日密,相拉总师。」动词 牵引、挽。【组词】:「拉车」、「拉手」。动词 演奏弦乐器。【组词】:「拉小提琴」、「拉胡琴」。动词 使延长、拖长。【组词】:「拉长距离」。动词 攀交、拢络。【组词】:「拉交情」、「拉关系」。动词 作买卖、跑业务。【组词】:「拉皮条」、「拉广告」。动词 排泄。【组词】:「拉肚子」、「拉屎」。

解释:轮读音:lún。名词 装在车、船或机器上可供旋转运作的圆形物体。【组词】:「车轮」、「齿轮」、「滑轮」、「滚轮」。名词 轮船的简称。【组词】:「渡轮」、「客轮」、「货轮」、「油轮」。名词 周围、边缘。【组词】:「耳轮」、「轮廓」。《南史.卷四六.曹武传》:「晚节在雍州,致见钱七千万,皆厚轮大郭。」名词 电影排演的次序。【组词】:「首轮电影」。名词 量词。计算时间的单位。十二年为一轮。【组词】:「他俩的年纪差了一轮。」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齐国有轮扁。动词 依次更替转换。【组词】:「轮班」。《红楼梦.第七七回》:「这会子轮到自己用,反倒各处求人去了。」形容词 高大。【组词】:「美轮美奂」。

解释:哎读音:āi。叹词 表示惊愕的语气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二本.第一折》:「哎!你个馋穷酸倈没意儿,卖弄你有家私,莫不图谋你的东西到此?」叹词 表示哀伤惋惜的语气。元.关汉卿《窦娥冤.第三折》:「哎,只落得两泪涟涟。」明.汪錂《春芜记.第六出》:「哎!宝剑,宝剑,你相随我十余年,我既坎坷,你又沉沦。」助词 句中衬字,以舒缓语气。多用于戏曲唱词中。元.石君宝《秋胡戏妻.第三折》:「只见那浓阴冉冉,翠锦哎模糊。」元.无名氏《渔樵记.第三折》:「这的是知恩哎报恩。」

解释:制读音:zhì。名词 法度、规定。【组词】:「法制」、「制度」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「越国而问焉,必告之以其制。」名词 父母丧事。【组词】:「守制」、「父制」、「母制」。《红楼梦.第一一四回》:「因在制中,不便行礼。」动词 制造。同「制」。【组词】:「制作」。《诗经.豳风.东山》:「制彼裳衣,勿士行枚。」动词 订定、规划。【组词】:「制礼作乐」、「因地制宜」。动词 管束、阻止。【组词】:「管制」、「限制」。《淮南子.修务》:「夫马之为草驹之时,跳跃扬蹄翘尾而走,人不能制。」动词 决断、裁决。【组词】:「裁制」。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制曰:『可。』」动词 切割。《淮南子.主术》:「贤主之用人也,犹巧工之制木也。」

解释:侗读音:tóng。参见「倥侗」条。其他字义侗读音:dòng。名词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参见「侗族」条。

解释:咚读音:dōng。状词 形容撞击或敲鼓的声音。【组词】:「咕咚一声」、「咚咚的鼓声」。

解释:定读音:dìng。形容词 确切的、不改变的。【组词】:「定理」、「定义」、「定律」、「定局」、「定论」。形容词 不动的。【组词】:「定产」、「定业」。形容词 规定的。【组词】:「定量」、「定时」、「定期」。动词 固定、使固定。【组词】:「定住」、「定影」。动词 使平静、使稳固。【组词】:「平定」、「安邦定国」。动词 使确定、不更改。【组词】:「底定」、「决定」、「否定」、「裁定」。动词 约定、订立。如:「定约」、「制定」、「订定」。副词 究竟、到底。表疑问。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「卿云艾艾,定是几艾?」唐.李白〈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〉诗:「举世未见之,其名定谁传?」副词 必然。【组词】:「定能成功」、「定死无疑」。唐.杜甫〈寄高适〉诗:「定知相见日,烂漫倒芳樽。」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定伯安。

解释:顶读音:dǐng。名词 头的最上部。【组词】:「头顶」、「秃顶」、「摩顶放踵」。名词 物体最高、最上面的部分。【组词】:「山顶」、「屋顶」、「塔顶」。名词 量词。计算帽子、轿子等的单位。【组词】:「一顶草帽」、「两顶斗笠」。《红楼梦.第一四回》:「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,三、四十顶小轿。」动词 以头承戴。【组词】:「顶天立地」。《水浒传.第五回》:「跨了戒刀,提了禅杖,顶了衣包,便出寨来。」动词 抵住、支撑。《水浒传.第二五回》:「我便一头顶住那婆子。」《西游记.第四四回》:「我家里烧火的,也是他;扫地的,也是他;顶门的,也是他。」动词 以言相抵。【组词】:「顶嘴」、「顶撞」。《儒林外史.第四三回》:「凭着官叫他说甚么,就是甚么,那里还敢顶一句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三一回》:「宁波的教案,办得太软了,官倒没事,只百姓吃了亏,要是能够顶上几句也好些。」动词 冒着、迎面对着。【组词】:「顶风而行」、「她顶着雨匆匆离去。」动词 代替、递补。【组词】:「顶替」、「顶名」。《文明小史.第二二回》:「且说胡道台补缺的风声出去,就有几位候补道想顶他银圆局的差使。」动词 财产的出价承受,或标价出让。【组词】:「他新近顶了一家店,不久就要开张。」副词 最、非常。【组词】:「顶好」、「顶多」、「顶合适」、「顶喜欢」。《老残游记二编.第四回》:「刷洗锅碗是我的差使,这还罢了,顶难受是清早上扫屋子里的地!」

解释:耵读音:dǐng。参见「耵聍」条。其他字义耵读音:tīng。上述[一]的另一种读音。

解释:店读音:diàn。名词 陈列货物以出售的地方。【组词】:「布店」、「商店」、「书店」、「连锁店」。名词 旅馆。【组词】:「住店」。宋.苏轼〈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〉诗:「野店初尝竹叶酒,江云欲落豆秸灰。」

解释:抵读音:dǐ。动词 顶、支撑。【组词】:「手抵着下巴。」、「用根棍子把门抵住。」动词 挡、抗拒。《水浒传.第六三回》:「如今宋江领了兵围城,贼寇浩大,不可抵敌。」动词 价值相当,可互相顶换。【组词】:「抵债」、「一命抵一命」。唐.杜甫〈春望〉诗:「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」动词 互相抵消。【组词】:「收支相抵」。宋.晏殊〈清平乐.春花秋草〉词:「总把千山眉黛扫,未抵别愁多少。」动词 到达。【组词】:「安抵家门」、「行抵某处」。《史记.卷六.秦始皇本纪》:「遂从井陉抵九原。」动词 冲突、触犯。通「抵」。【组词】:「你的话前后相抵,矛盾极了!」《汉书.卷四.文帝纪》:「此细民之愚,无知抵死,朕甚不取。」动词 投掷。《文选.张衡.东京赋》:「藏金于山,抵璧于谷。」副词 大抵:总括之词。【组词】:「其余情,大抵如此。」其他字义抵读音:zhǐ。动词 击、轻敲。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:「于是乃摩燕乌集阙,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。」南朝宋.鲍照〈拟行路难〉一八首之一:「愿君裁悲且减思,听我抵节行路吟。」

解释:底读音:dǐ。名词 器物或物体的最下部分。【组词】:「鞋底」、「碗底」、「海底」、「井底」。名词 根源、底细。【组词】:「谜底」、「揭底」、「摸底儿」、「寻根究底」。名词 末了、尽头。【组词】:「年底」、「月底」。名词 草稿、原本。【组词】:「草底」、「存底」、「留个底儿」。名词 基本组成部分。【组词】:「班底」、「红底金字」。动词 到达。【组词】:「终底于成」、「无所底极」。代词 何?什么。表疑问。【组词】:「干卿底事?」宋.苏轼〈谢人见和前篇〉诗二首之二:「得酒强欢愁底事,闭门高卧定谁家?」其他字义底读音:de。助词 结构助词。用在名词或代名词后面,表示所有的意思。同「的」。【组词】:「我底书」、「他底笔」。

解释:迪读音:dí。动词 开导、引导。《书经.太甲上》:「旁求俊彦,启迪后人。」唐.孔颖达.正义:「乃旁求俊彦之人置之于位,令人开导后人。」动词 进用、任用。《诗经.大雅.桑柔》:「维此良人,弗求弗迪,维彼忍心,是顾是复。」汉.郑玄.笺:「国有善人,王不求索,不进用之。」动词 实践、实行。汉.扬雄《法言.先知》:「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,譬诸算乎!」晋.李轨.注:「迪,蹈。夫算者,不运筹策不能定其数;治国者,不蹈法度不能致其治。」动词 遵从、依循。《汉书.卷一零零.叙传下》:「汉迪于秦,有革有因。」助词 发语词,无义。有调节音节的作用。《书经.君奭》:「迪惟前人光,施于我冲子。」

解释:籴读音:dí。动词 买入谷物。与「粜」相对。元.陈泰〈集民谣〉二首之一:「县官催租吏胥急,籴粟输官莫论直。」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籴筏。

解释:的读音:dì。名词 箭靶的中心。【组词】:「目的」、「标的」。《荀子.劝学》:「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,林木茂而斧斤至焉。」汉.王充《论衡.超奇》:「论之应理,犹矢之中的。」其他字义的读音:dí。副词 确、真、实在。【组词】:「的确」。宋.贺铸〈点绦唇.一幅霜绡〉词:「掩妆无语,的是销凝处。」元.白朴《墙头马上.第二折》:「又不比秦楼夜讌金钗客,这的担着利害。」形容词 确实的、可靠的。【组词】:「的保」、「的款」。其他字义的读音:de。助词 结构助词:(1) 置于形容词后。【组词】:「美丽的风景」、「聪明的小孩」。(2) 置于名词或代名词后,表示所属、所有的关系。【组词】:「我的书」、「太阳的光」。(3)置于修饰片语或子句后。【组词】:「他寄来的信,我昨天收到。」、「那卖花的人没零钱找。」(4) 置于副词后。同「地」。【组词】:「慢慢的走」、「高高的飞」。助词 句尾助词:置于句尾,表示肯定或加强的语气。【组词】:「这样做是不可以的!」、「你不是这样讲的!」

解释:到读音:dào。动词 抵达、到达。【组词】:「火车到站」、「支票到期」、「坚持到底」。《文选.江淹.恨赋》:「人生到此,天道宁论。」动词 往、去。【组词】:「到非洲丛林探险。」、「我晚上到你家拜访。」形容词 周密。【组词】:「若有不到之处,尚请多多包涵!」《晋书.卷三二.后妃传下.康献褚皇后传》:「所奏恳到,形于翰墨,执省未究,以悲以惧。」《文选.袁宏.三国名臣序赞》:「君亲自然,匪由名教,敬授既同,情礼兼到。」名词 姓。如南朝宋有到彦之。

解释:宕读音:dàng。动词 拖延、延迟。【组词】:「悬宕」、「延宕」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.第五二回》:「这一百吊,暂时宕一宕,我再想法子报销。」形容词 行为放荡不受拘束。通「荡」。三国魏.曹植〈七哀诗〉:「借问叹者谁,言是宕子妻。」宋.苏轼〈王子立墓志铭〉:「人人自重,不敢嬉宕。」名词 石洞、矿坑。《文选.左思.蜀都赋》:「外负铜梁于宕渠,内函要害于膏腴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.卷二下.楚游日记》:「兼茅中自时有偃宕,疑为虎穴。」

解释:沓读音:tà。动词 相合。《文选.扬雄.羽猎赋》:「天与地沓。」副词 众多而重复。【组词】:「杂沓」、「纷至沓来」。名词 量词。计算重叠的书、纸的单位。【组词】:「他将旧报纸一沓一沓的整理好。」《里语徵实.卷上.一字徵实》引《避暑录话》:「晏元献平居不弃一纸,虽封皮亦十百为沓。犹今之言一套也。书称几沓本此。」

解释:坼读音:chè。动词 裂开。【组词】:「天崩地坼」。唐.杜甫〈登岳阳楼〉诗:「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」动词 花朵开放。《聊斋志异.卷一一.香玉》:「方流连间,花摇摇欲坼。」动词 分开。唐.白居易〈续古〉诗一零首之一:「谁家无夫妇,何人不离坼?」动词 毁坏。唐.杜甫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〉诗:「河梁幸未坼,枝撑声窸窣。」

解释:宝读音:bǎo。名词 珍贵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「珠宝」、「国宝」、「传家之宝」。《礼记.礼运》:「故天不爱其道,地不爱其宝,人不爱其情。」名词 旧时钱币。【组词】:「元宝」、「通宝」。名词 玺印。旧时天子御玺、诸侯封玺都称「宝」。《诗经.大雅.崧高》:「锡尔介圭,以作尔宝。」名词 姓。汉代有宝忠,元代有宝鲁。形容词 珍贵的。【组词】:「宝刀」、「宝剑」。形容词 称君主或神、道、佛有关事物。【组词】:「宝位」、「宝符」、「宝塔」、「宝刹」。形容词 尊称他人。【组词】:「宝眷」、「贵宝号」。

解释:佰读音:bǎi。名词 百的大写。【组词】:「壹佰参拾伍元整」。名词 职官名。古时军队中掌管一百人的指挥官。《史记.卷四八.陈涉世家》:「蹑足行伍之间,俛仰仟佰之中。」唐.司马贞.索隐:「仟佰谓千人百人之长也。」其他字义佰读音:bó。[一]之读音。其他字义佰读音:mò。名词 田东西向的疆界。通「陌」。《汉书.卷八一.匡衡传》:「乡本田堤封三千一百顷,南以闽佰为界。」唐.颜师古.注:「佰者,田之东西界也。闽者,陌之名也。」

解释:炅读音:jiǒng。形容词 光、光亮、明亮。《广韵.上声.迥韵》:「炅,光也。」唐.李白〈明堂赋〉:「熠乎碧光之堂,炅乎琼华之室。」名词 热。《黄帝内经素问.卷一一.举痛论》:「卒然而痛,得炅则痛立止。」其他字义炅读音:guì。名词 姓。如汉代有炅横。

解释:昊读音:hào。名词 广大无边际的天。《梁书.卷一.武帝本纪上》:「上达苍昊,下及川泉。」宋.苏轼〈再和潜师〉诗:「且撼长条餐落英,忍饥未拟穷呼昊。」名词 姓。如明代有昊十九。形容词 广大。【组词】:「昊天罔极」。

解释:佬读音:lǎo。名词 广东人对成年男子的称呼,后引申为对男子语带讥讽或轻视的称呼。【组词】:「北方佬」、「大佬」、「阔佬」、「乡巴佬」。

解释:侖读音:lún。名词 条理。

解释:咛读音:níng。参见「叮咛」条。

解释:态读音:tài。名词 情状。【组词】:「事态」、「形态」、「姿态」。名词 语法学上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。一般分为两种:(1)主动态:行为动作由主体发出。【组词】:「他玩球。」(2) 被动态:动作由主体承受。【组词】:「球被他玩。」中文的被动态常用「被」、「给」等虚词来表示。

解释:帑读音:nú。名词 儿子、子孙。通「孥」。《诗经.小雅.常棣》:「宜尔室家,乐尔妻帑。」汉.毛亨.传:「帑,子也。」名词 妻与子的合称。通「孥」。《左传.文公六年》:「贾季奔狄,宣子使臾骈送其帑。」晋.杜预.注:「帑,妻子也。」其他字义帑读音:tǎng。名词 贮藏钱财的府库。汉.邯郸淳《笑林.汉世老人》:「田宅没官,货财充于内帑矣。」《旧唐书.卷一七九.郑綮传》:「罢郡,有钱千缗,寄州帑。」名词 国有的钱财、公款。【组词】:「公帑」、「国帑」。《汉书.卷九四.匈奴传下》:「以为虚费府帑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九回》:「这项银子,非赃非帑,何以便行监禁?」

解释:弢读音:tāo。名词 装弓的袋子。《国语.齐语》:「弢无弓,服无矢。」名词 装东西的套子。《新唐书.卷九三.李靖传》:「其旧物有佩笔,以木为管弢。」名词 兵法。通「韬」。【组词】:「六弢」、「弢略」。动词 隐藏。通「韬」。《文选.陆机.汉高祖功臣颂》:「弢迹匿光。」

解释:佯读音:yáng。副词 假装、伪装。【组词】:「佯笑」、「佯作不知」。《红楼梦.第五七回》:「宝玉心下明白,因恐紫鹃回去,故又或作佯狂之态。」名词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属西南僰掸族系。今散布于国内贵州省东部山区,以耕山、渔、猎为生。

解释:易读音:yì。形容词 简单、不困难。【组词】:「容易」、「得来不易」。形容词 平和、和蔼。【组词】:「平易近人」。《诗经.小雅.何人斯》:「尔还而入,我心易也。」动词 交换。【组词】:「交易」、「贸易」、「以物易物」。《史记.卷八一.廉颇蔺相如传 》 :「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」动词 改变。【组词】:「变易」、「易容」、「移风易俗」。《易经.系辞下》:「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」动词 轻视、轻慢。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:「戎狄荐居,贵货易土。」《汉书.卷八六.王嘉传》:「二千石益轻贱,吏民慢易之。」动词 治理。《孟子.尽心上》:「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」名词 《易经》的简称。《论语.述而》:「五十以学《易》,可以无大过矣。」《汉书.卷八八.儒林传.丁宽传》:「梁项生从田何受《易》,时宽为项生从者。」名词 姓。如春秋时代齐国有易牙。

解释:绎读音:yì。动词 抽引丝。《说文解字.糸部》:「绎,抽丝也。」动词 理出头绪,推究事理。【组词】:「寻绎」、「演绎」。《诗经.周颂.赉》:「敷时绎思,我徂维求定。」动词 陈述。《书经.君陈》:「庶言同则绎。」汉.孔安国.传:「众言同则陈而布之。」《礼记.射义》:「射之为言者绎也,或曰舍也。绎者,各绎己之志也。」副词 连续不断。参见「络绎」条。

解释:者读音:zhě。代词 人或事物的代称。【组词】:「记者」、「作者」。《论语.雍也》:「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」《楚辞.屈原.渔父》:「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」形容词 指示形容词。同「这」。多用于古诗词中。宋.晏几道〈少年游.离多最是〉词:「细想从来,断肠多处,不与者番同。」助词 用于句中,表示停顿。《论语.学而》:「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」助词 用于句末,表示语气结束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:「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」助词 表比拟。相当于「的样子」。《史记.卷八六.刺客传.荆轲传》:「已而相泣,旁 若无人者。」

解释:祉读音:zhǐ。名词 幸福。【组词】:「福祉」。《诗经.小雅.六月》:「吉甫燕喜,既多受祉。」

解释:质读音:zhí。名词 事物的根本、特性。【组词】:「特质」、「流质」。《论语.卫灵公》:「君子义以为质,礼以行之。」《史记.卷二四.乐书》:「中正无邪,礼之质也。」名词 人的天性禀赋。【组词】:「资质」。名词 朴实的本性。【组词】:「文质彬彬」。《论语.雍也》:「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」《韩非子.解老》:「夫君子取情而去貌,好质而恶饰。」名词 形躯、形体。三国魏.曹植〈愍志赋〉:「岂良时之难俟,痛余质之日亏。」名词 箭靶、标的。《荀子.劝学》:「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。」《后汉书.卷六十上.马融》:「流矢雨坠,各指所质。」名词 古代的一种刑具。《史记.卷九六.张丞相传》:「苍坐法当斩,解衣伏质。」动词 诘问。《礼记.中庸》:「质诸鬼神而无疑。」其他字义质读音:zhì。动词 用财物或人作保证以为抵押。【组词】:「质押」。《战国策.赵策四》:「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质于齐,齐兵乃出。」名词 拜见长辈时奉上的见面礼。通「贽」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出疆必载质。」汉.赵岐.注:「质,臣所执以见君者也。」《史记.卷八四.屈原贾生传》:「乃令张仪详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。」

解释:肿读音:zhǒng。名词 毒疮、痈疽。《后汉书.卷五五.章帝八王传.济北惠王寿传》:「头不枇沐,体生疮肿。」形容词 皮肉浮胀。【组词】:「皮肤红肿」、「他的眼睛肿得很厉害。」形容词 粗大、肥胖。【组词】:「身材臃肿」。

解释: ● 甙 dài ㄉㄞˋ  ◎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,一般都为白色结晶,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,中药车前、甘草、陈皮等都是含甙的药物。亦称“糖苷”。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甙 dài 〈名〉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 [glucoside],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,中药车前、甘草、陈皮等都是含甙的药物

解释: ● 祋 duì ㄉㄨㄟˋ  1. 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  2. 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  3. 姓。

解释: ● 呤 líng ㄌㄧㄥˊ  1. 〔~~〕小声细语。  2. 〔嘌~〕见“嘌”。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呤 líng 另见 lìng 基本词义 ◎ 呤 lìng (1) ——见“嘌呤”( piàolìng) (2) 另见 líng

解释: ● 肭 nà ㄋㄚˋ  ◎ 〔腽~〕见“腽”。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肭 nà ——“腽肭”( wànà):肥胖

解释: ● 朊 ruǎn ㄖㄨㄢˇ  ◎ 蛋白质的旧称。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◎ 朊 ruǎn 〈名〉 (1) 蛋白质 [protein] (2) 人的阴部 [pudendum] 朊,人阴异呼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【相关文章】

五行属火笔画17的汉字 17画属火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土笔画11的汉字 11画属土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火笔画2的汉字 2画属火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土笔画4的汉字 4画属土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火笔画14的汉字 14画属火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土笔画8的汉字 8画属土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水笔画22的汉字 22画属水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木笔画16的汉字 16画属木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金笔画21的汉字 21画属金的字有哪些

五行属性为金的名字 选择吉祥的字起名

标签:五行属性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baike.com/jiaoyu/srw6j1k0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