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、清华众多老教授去世,老人群体该如何应对病毒冲击?

日期:2022-12-26发布:韦韦

北大、清华众多老教授去世,老人群体该如何应对病毒冲击?

来源 | 无相财经

撰文 | 无相君

最近,国内两大学府频频传来老教授、老院士去世的信息。

其密度之大,人数之多,恐为历年罕有。

当然,我们无法确认这些去世的老人是不是都是因为“奥密克戎”的原因。

但不得否认的是,在这波开放后的第一波冲击里,老人是最难熬的!

虽然奥密克戎毒性低,但对很多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也是一大威胁。

难在哪?

一方面是医疗资源挤兑,一方面是短暂性缺药,最后就是疫苗接种率有待提升。

在事前准备不够充分,及根深蒂固的囤货概念下。

不安的人们争相涌向药房抢购“布洛芬”等退烧药及“连花清瘟”等中药,少数人能买到几乎成箱的药,但多数人却一颗难求,转而网购,托关系订购。

不少地区的医疗资源也是难堪重负,尤其是北京地区,急诊和发热门诊大排长龙,甚至要排到六个小时才看得到病。

而看诊的医师和护士,很多都已经确诊好几天了。

排那么长的队,并非都是急诊、重症,而是因为很多人在药店买不到药,就去医院找医生开。

“老百姓在药店能买到,也不至于到基层医疗机构去挤兑开药。”

据《潇湘晨报》记者采访,某原料药企业工作人员指出,国内无论是原料药还是制剂的产量确实非常大,但完成生产需要时间。

比如,一个工厂生产400吨原料药需要1个月,随后把这400吨原料药卖给制药企业,预期大概能生产4亿片布洛芬片。

但是制药企业生产也要时间,而4亿片的布洛芬片,就算是千万级别的产能,也至少要生产10天。

累计算来,从400吨原料药到4亿片药片至少要40天,这还是非常顺畅的状态,且不包括流通、零售等环节。

为了扩大产能,尽可能地保证供给,有业内人士指出,自己所在集团的下属几个药厂,包括部分供应商、仓库都已被接管,当地政府派专人驻厂,优先供应本地医院及大型药店。

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免费发药,但生命却经不起等。

如果说北京这种超大城市都面临着挤兑,那么基础薄弱的农村防疫,显得更为艰难。

一方面,县级医疗资源本来就有限,另一方面,像以前指望外部支援也不太可能,毕竟大城市也不怎么好过。

“农村老人在裸奔”、“一村一村发烧”、“排队扎堆输液”成为时下农村的真实景象。

很多农村老人都是靠“水煮黄豆”、“葱白生姜水”治病。

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两针的比率是86.6%,80岁以上的只有66.4%,而且农村的比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为什么最为脆弱的老人,反而接种率低呢?

这是因为很多人担心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会“扛不住”疫苗的伤害,亦或是担心疫苗的保护力。

12月22日,著名传染病防治专家曾光表示,现在我们加强疫苗接种要快马加鞭,特别是要对老年人还没被感染的,对医务人员,对和公共环境接触比较多的人员,要率先进行疫苗接种。

不管是以前打了两针还是三针的人员,都可以开始打第四针了。

而且第四针一定要变换疫苗,不能再用灭活疫苗了(目前国产mRNA疫苗已经上市)。

此外,他还提到,从全国来说,疫情还会持续两三个月,会横跨元旦、春节,也就是到春天来临的时候,是全国疫情好转的时候。

时下,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放开已经是大势所趋。

面对农村和老人群体因“准备不足”带来的问题,也只能与时间赛跑,尽快补足、尽力解决。

一方面,继续提升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率,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.67亿人,疫苗接种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,就可以为200多万人筑起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。

另一方面,考虑到广大农村独居老人的特殊情况,还需要采取更加机动的应对之策,比如采取送药上门等服务,以最大限度保障一部分人的用药需求。

随着春节临近,如何守好最薄弱地区的防线,保护好老人,是一大考验和挑战。

毕竟,广大年轻人还知道在网络发声,也懂得各种买药的途径。

但对于本身就有并发症和基础病,且很少被关注的老人来说,这个冬天属实难以逾越。

【相关文章】

义乌吸入式新冠疫苗预约限制户籍吗?

重庆东华医院新冠疫苗第二针加强针到苗消息

巩义新冠疫苗第四针在哪打?附接种点和接种时间

重症率增加了吗 “白肺”和疫苗有关吗

南京新冠疫苗第四针什么时候打

12月3日淮北市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例

南京丽康新冠疫苗接种年龄要求

宝山区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点一览表(最新)

深圳盐田区大梅沙社康九价hpv疫苗门诊排队二维码在哪里扫

大连甘井子区泡南防疫站国产二价hpv疫苗接种通知(11月18日消息)
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baike.com/hotnews/vrm5oqn4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