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年败光150亿,27岁当老赖的北大学霸,直到今天还在被骂

日期:2022-09-08发布:www.qubaike.com

3年败光150亿,27岁当老赖的北大学霸,直到今天还在被骂

还记得“大明湖畔”的ofo“小黄车”吗?

近日,“ofo公众号发擦边推文”的词条突然登上热搜,引发公众对ofo小黄车的新一轮关注。

微博热搜

据报道,ofo虽然早已破产出局,但其公众号却不时冒出一些标题党的、擦边球的八卦文,诱导读者买课。

资料图

经过用户投诉,这些文章被删除了。

ofo,曾经以不堪的方式,消失于公众视野。

如今,又以不堪的方式,进入人们的视线。

2022年了,你的小黄车押金给退了吗?

随便在任何一个平台,一旦问起有关小黄车的问题——不出所料,都会成功激起无数网友的悲愤:

“有生之年,还能等到小黄车给我退押金吗?”

“小黄车,退钱!四年了!”

“不要脸的公司!吃了押金就跑路!”

“黄车退还押金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

ofo小黄车,昔日满布大街小巷、风光无两的“黄色风景线”,如今竟沦落成一大堆锈迹斑斑的烂铜废铁,令人唏嘘。

更让人崩溃的是,以当时99元的最低押金起算,ofo至今还拖欠着千万用户的押金高达20亿,等退款得排队,按照它的操作速度,用户或许要排988年,向天再要500年也不够!

资料图

更别说,ofo也拖欠着多家供应商的货款,从千万元到10万元不等。

ofo已经“挂”了,但时不时都会被拉出来“鞭尸”,所到之处,都会惹来骂声一片。

而一手缔造了ofo昔日辉煌,又一手造成了ofo今日田地的创始人戴威,不知作何感想?

从光鲜无比的互联网创业“新星”,到人人喊打的跑路“老赖”,他到底做错了什么?

鲜衣怒马少年郎

1991年,戴威出生于安徽宣城,是一个标准的“90后”。

打小,戴威便领了一手人生“好牌”:家里对他视若掌上明珠,一路都按照“精英”的模式,来不遗余力培养他,一早就将很多人远远甩飞在“起跑线”之外。

资料图

他也一直都是学霸级别的存在,成绩在班里从没掉出过第三名。

除了成绩优异,他还长期担任班干部,小小年纪,便展现出不赖的管理和组织能力。

还在念小学时,戴威便在校组建了一个足球队,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绿茵场上挥洒激情,活动也办得有声有色,其沟通力、协调性和社交技能等综合能力,可见一斑。

也许,这些年少时便养成的性格特质,冥冥中,便预示着戴威的未来之路:颇有主见,敢闯敢拼。

上了初中,他还是那颗耀眼的星。就读人大附中后,戴威便向父亲“立誓”:三年后,我一定要考上北大!自此开始勤学苦读,还把眼睛都弄近视了,不得不戴上了眼镜。

资料图

高考时,戴威又通过艺术特长生的资格,获得60分的加分,一举考入北大,就读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。

可以说,戴威就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“幸运儿”,再加上自身的聪慧、努力,人生之路要比一般人要顺遂、精彩很多倍。

彼时,他是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,意气风发、抱负万千。

车轮中转出来的梦想

在英才云集的北大,戴威自然也是不甘示弱。

他先是筹建了“光华职业发展协会”,为学生们提供职业规划的帮助。

资料图

大学时期的戴威

接着,他加入光华学院团委,担任组织部长。

大二时,戴威又创立了“刷夜”服务,出资与学校附近的茶餐厅合作,将其场所,以低廉的价格,在晚上“出租”给学生学习,受到大批同学的欢迎。

加之,他的单簧管吹得婉转动人,踢起足球来活力飞扬。

他迅速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,并通过竞选,当上院里的学生会主席。

2013年,戴威毕业后,却不急于求职,而是选择到青海支教。

他想着要体验天地的广阔,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传播知识。

支教的日子很艰苦,冬天没暖气,伙食多是土豆蘸盐巴。

为改善伙食,戴威和支教的同学买了山地车,常常骑到城里去吃肯德基,还看遍了沿途的风景。

徜徉青山秀水间,在车轮转悠中,戴威慨叹道:“骑行,真的是一种最好的、了解世界的方式!”

这让他更加热爱自行车了。

其实,他在一进大学时,就加入了校里的自行车协会,参加过多次长途骑行活动,是个“自行车控”。

而偌大的北大校园里,自行车也是学子们的代步工具。

但戴威念书四年,却被偷走过五辆自行车。不少同学,都有过类似遭遇。

他陷入了沉思:有什么好点子,能让大家轻松快捷地骑车出行,不必担心失窃?

他没能想出一个“最优解”,也无暇细想。但这个问题,始终萦绕在他心头。

支教时的骑行之途,让他再次勾起此事,触发了一个想法。

2014年,戴威结束支教工作,回到北大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。

一同回来的,还有他酝酿良久的梦想。

资料图

读硕期间,他跟四位同窗好友一道琢磨,要做一个关于骑行的项目。

当时,戴威的一个师弟,正在一位北大学长的天使基金公司里实习。他告诉戴威,这个学长刚募资到过亿美金,想找一些年轻人的项目进行投资。

戴威两眼放光,鼓起勇气毛遂自荐,竟获得了学长的100万投资。

他们踌躇满志,策划了单车旅行的项目,组织年轻人去青海等地骑行。

做骑行旅游时的戴威(右一)

但项目进展得不是很顺利,最后失败告终。

总结教训后,他们敲定了新的方向:要提供出一种便捷经济、低碳环保的自行车服务,项目名称就叫“ofo”,看起来就是一辆单车的形状。

ofo创始团队,右一为戴威

揣着一腔赤诚与激情,戴威连夜做出了长达20页的PPT,又硬着头皮,再次找到学长。

很幸运,学长对戴威还是很有信心,又给投了100万!

这一次,戴威谨慎多了。

他请中文系的师弟出马,写了一篇豪气激昂的推广信《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》。

资料图

文中提到,ofo将为北大校园提供10000辆共享单车,并呼吁2000名北大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。大家通过ofo公众号,可以注册消费、获取单车密码,自由骑行。

2015年9月7日,ofo在北大学子的欢呼声中,横空出世。这一年,戴威才24岁。

跑上快车道的“独角兽”

一经上线,ofo共享单车便大受青睐。

它是国内的第一款无桩式共享单车,以平台共享的方式,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新的变革,可以说,是国内共享单车的“先驱代表”。

资料图

到了2015年10月底, ofo走出了北大校园,进入北航、人大、地大、农大等四所高校,每天都能保持3000单的高额订单量。

年末时,ofo日峰值订单接近19000单。

团队见状,决定进行扩张,但却面临资金短缺。

他们又找到天使投资人学长,借到250万。

但团队也背上600万的债务,着实让人捏一把汗。

戴威忐忑之际,有个公司打来电话,说要投资ofo。

他去见了面才知道,投资人,是创投大牛“金沙江”的掌舵人朱啸虎。

明星投资人朱啸虎

金沙江“及时雨”般的投资,让ofo摆脱了困境、消除了债务压力,也获得了很多新资源。

2016年,ofo冲出北京,进驻武汉、广州等30多所高校。短短一月,日订单量突破10万。

这个市场大有可为,ofo“战绩”斐然,让戴威不由自主加快扩张的步伐。

资料图

2016年10月10日,ofo又获得新一轮融资共计1.3亿美金。融资名单中,不乏小米、美国对冲基金Coatue、中信产业基金领投,DST创始人Yuri Milner等著名公司、商界大亨等。

一时间,ofo成了资本宠爱的“香饽饽”,亮黄的身影“红”遍全国。

2016年下半年,ofo不再局限于校园,在北京、上海等几个城市区域开始投放。至2016年年底,ofo已覆盖全国33个城市,用户量超过200万,每天使用次数超过50万,现金流每天超过100万。

资料图

戴威雄心勃勃,大放豪言:“终有一天,我们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。”

他领着ofo继续“奔跑”,对小黄车不断进行技术革新、升级迭代,推出智能锁、肌肉车、Curve车、跑鞋胎等新应用、新车型,提升服务质量,吸引更多用户。

2017年,国际著名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发布“全球科技创业公司最具价值‘独角兽’榜单”,ofo傲然上榜。

榜单部分截图,末行是ofo

ofo启动以来,已连接了1000万辆共享单车,累计向全球20个国家,超250座城市、超过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的出行服务。它,是当之无愧的“独角兽”。

但有个事实,戴威却不愿正视:自打他领到第一笔投资伊始,他就体会到,做共享单车,是个很“烧钱”的行当。

ofo单车造价并不高,损坏率却很高,质量不算优良,加上需要扩张市场规模,其经营成本、维护成本也大幅增加,还有开发新技术、广告宣传等成本,让ofo不得不“挥金如土”地支出,才能维持运作,但其盈利点,却迟迟没有出现。

ofo小黄车广告

于是,戴威陷入一个“循环”:一边马不停蹄地“烧钱”,一边疲于奔命地寻求下一轮融资。

此时,“独角兽”已变成“吞金兽”,难以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,只能靠资本不断补贴——危机,早已悄悄蛰伏。

是谁杀死了ofo?

其后,ofo又拉来更多融资,包括了滴滴、中信产业、蚂蚁金服、阿里巴巴等名企。

戴威很执着地坚信:融资越多,ofo就发展越好,市场就越大,钱就赚得越快。

但ofo一路靠“烧钱”来“输血”,却难见相应回报,在狂奔中,终于慢慢疲软,还欠起了债。

那时,共享单车行业也冒出了一堆竞争者,进入逐鹿时期。

其中,摩拜势头最猛,是ofo的劲敌,在不断抢夺市场占有率,运营方式与ofo大同小异。

戴威与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合影

眼见ofo前景堪忧、套现艰难,投资机构若有所思,不再轻易向其融资。

ofo的老投资方,金沙江的朱啸虎,极力建议ofo与摩拜合并,那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。

ofo团队是愿意合并的,这,未尝不是一个转机。

但是戴威却很抵触,对合并后的把控权、管理权心存疑虑,个人代表ofo一票否决,拒绝合并。

2017年12月初,朱啸虎以30亿美金估值,将自己的ofo股份出售给阿里巴巴和滴滴,匆匆离场。

摩拜也觉态势不利,随后选择被美团收购出局。

那么,ofo的未来在哪里?

滴滴曾经三次提出,要收购ofo,甚至为其派驻了一个高管团队,试图让ofo的管

理走向规范化。

戴威很排斥:ofo是他一手创立的,岂能交出公司的控制权?

资料图

他不想被“拿捏”,硬气地说:要独立运营,不被大公司、股东控制。接着,把滴滴的三位高管都“赶”出了门。

ofo团队本以为,这是一条出路,却被戴威不由分说掐断了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拒绝合并、拒绝被收购,是拒绝了一种可能性,导致处于劣势的ofo在困境里,越陷越深。

此后,戴威好不容易从阿里手里拿到17亿融资,上线了ofo的微信小程序。阿里要求下线此程序端口,保留支付宝作为流量入口。

但戴威拒绝了。阿里很生气,感觉ofo很不配合,转身就去扶植别家的共享单车。

而ofo就继续苦熬,资金链也日渐告急。戴威做出了种种努力,但收效甚微。

2017年年底,ofo开始传出资金链断裂、挪用客户押金等负面消息。戴威辟谣道:“是谣言,公司绝不会动用任何一笔押金!”

但ofo接着就开始大量裁员,创始人员一个接一个离开,办公地点也在不断搬迁。

戴威还在坚持,却难以找到任何融资。最后,他低声下气去求滴滴收购,但滴滴却发布声明,说不会收购ofo,要支持ofo“独立运营”,似乎在讽刺ofo。

到了2018年,大家突然发觉,ofo的APP竟然退不了押金了。于是,无数用户开始了“讨债”行动。

但ofo的北京总部,竟然人去楼空,戴威也人间蒸发。

最终,ofo全线崩盘,留给世人一个狼狈不堪的身影:

所在公司(东峡大通)被法院列入了多个案件的被执行人,涉及金额超过千万元,还被多个供应商起诉拖欠货款,被冻结财产……

资料图

但法院在裁定书中表明:ofo名下无房产及土地使用权、无对外投资、无车辆,虽开设了银行账户,但已被其他法院冻结或账户无余额。

ofo的多名高管,也被作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。当然,也包括了戴威,他累计被法院限制消费达39次。

从2015到2018年三年间,ofo累计融资超过了150亿人民币,但都全部“烧”光,成了资本的弃子,只余一地狼藉,遭到万千唾弃。

ofo单车的“坟场”

ofo彻底凉了,而时年不过27岁的戴威,成了“老赖”。

他悔悟,他错了,但是已经太迟了。

垃圾堆里的ofo单车

ofo不体面的落幕,引发争议无数。

“谁杀死了ofo”的提问,在朋友圈中刷屏,大家各抒己见。

其中,马化腾一针见血地给ofo的败落原因,定性为“一票否决权(Veto right)”,得到多人认同。

资料图

纵观戴威的成长背景和创业史,他优秀睿智、坚韧勤勉、志向远大,正是这一点,促使他成功创立了ofo。

资料图

但他性格的另一面,有固执自负、有独断专行,也有急功冒进,在管理上走的是“霸道总裁”的路线,一票否决、说一不二,一路迷失在资本的漩涡里。

在公司的关键时刻,他也未能作出有利决策,或选择与他人强强联手、共谋出路,或者审时度势、适时止损——而是一意孤行地死磕硬撑,屡次碰壁、不断内耗,得罪了各路投资人,导致公司错失翻身良机,滑向了深渊。

同时,他没及时调整经营方式、没着重摸清盈利模式,在激烈的共享单车市场厮杀中,最终让ofo走进了绝路,曾经风靡一时,却沦为了时代的陪衬。

比尔.盖茨曾说:“大成功靠团队,小成功靠个人。”

在互联网时代,无论创业还是其他,绝不是靠一个人就能成功。

很多时候,靠个人的单打独斗,很可能会在困顿中跋涉不前,而一个精诚合作、群策群力的团队,会走得更远、更稳、更广阔。文/打盹的下午茶

【相关文章】

12月18日醴陵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就诊须知

2023年元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时间安排

关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陈某某突发疾病的情况通报

曾被造谣成绩不行,“点读机女孩”现已保研

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新就诊须知

202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关于优化调整园区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

网传中国医科大学一团队通过手机摄像头测血氧,校方:不实

大学生沉迷游戏,消失十年不成人形,临终告诉父母:别卖我账号

3号生命、4号物理、5号化学……今年诺奖花落谁家?

2022-2023寒假商洛商州区大学生返乡指南
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baike.com/hotnews/np2cwh65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