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拿我的文章出题,而我不会做!”,阅读理解成“过度”理解

日期:2023-01-08发布:草莓酱

“拿我的文章出题,而我不会做!”,阅读理解成“过度”理解

一次教育论坛上,周国平和许多学者就当前语文教育问题发声:“我的文章经常被用作语文考试卷子,我认为这种考试方式极为可笑,极为荒唐……”

说用自己文章出的题,诸如分析文章的主旨思想、段落大意、分析某句话背后的含义等,自己也不会做

周国平的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文或被编成语文考题

周国平说道:“曾有一个学生拿着试卷,就我的文章让我做一做,最后按标准答案评分,69分,他很高兴,说比他的还低…”

记得几年前,一篇博客《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,而我却不会做》引起网民对高考的抨击,这篇文章就是《寂静的钱钟书》,被选为2009年福建省高考题。周南(化名),自己试做了一遍,总分15分,得了一分…

“我对了对答案,除了第一个选择题,我拿了1分外,其余全错。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,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。”周南在博客上这样写道。

一个教育家讲:“当前,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个问题,老师说:小朋友们,请看窗外你们看到了什么?

孩子们争先抢后地说:“看到了蓝天白云,看到了高楼大厦……”老师说:“错!标准答案是——我看到了春天~”

著名大作家在给孙子辅导作业时有个题目:“人最宝贵的是生命,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”,下面哪个说法最接近原话?

A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所以很宝贵

B人的生命很宝贵,因为只有一次

C人应该爱护自己的生命,因为它只有一次

D抱歉,作者实在想不起来[黑脸]

这位作家爷爷觉得A对,B也对,C更对,陷入四个选项哪个都打不上来的窘境…

还被孙子嫌弃了一通,更别说现在的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,简直能把家长熬死[泪奔]

现在做题,分析的不是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,而是猜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

当然,通过背一些什么答题模板,也可以拿高分,无非是限制思想,固定模式[敲打]

这也许就是为什么:我是中国人,但并不影响我语文不及格[泪奔]

【相关文章】

南财号每周热文丨十问十答:2023年宏观及策略要点

教育部答复“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建议”

2023年高考教材改革,新教材对复读生影响较大?教师:家长多虑了

自觉主动学习的孩子,父母都做到了这3点

山东曹县一农户被迫犁掉十万斤菜,当地回应

期末考试提前,家长不管有多忙,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!

AI骑脸,画师抗议

中国SCI论文,为何仅5%发在中国期刊上?

《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》面世

备课都流泪的语文老师:我每天骑车上班都背一遍《离骚》
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baike.com/hotnews/eoyz9lh3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