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亿芯片制造龙头增长失速:需求减弱、毛利大减、行业衰退|硅基世界

日期:2022-11-14发布:www.qubaike.com

千亿芯片制造龙头增长失速:需求减弱、毛利大减、行业衰退|硅基世界

(图片来源:File Photo)

钛媒体App推出产业报道专题「硅基世界」,长期关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与产业升级,洞悉产业一手资讯、深度趋势。

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,叠加美元加息通胀以及国际局势影响下,包括中芯国际、台积电、格芯在内的多家芯片制造企业集体出现营收增速放缓、毛利大减、客户砍单、行业去库存等现象。

市值达1201亿元的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(00981.HK、688981.SH)近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,尽管该公司Q3营收19.07亿美元,同比增长34.7%,但相比今年二季度,本季收入增长几乎持平(0.2%),毛利率也环比下降0.5个百分点,而且产能利用率降至92.1%,较二季度下降5%,为年内最低水平,表明公司业绩出现放缓。

“四季度,受手机、消费领域需求疲弱,叠加部分客户需要缓冲时间解读美国出口管制新规而带来的影响,预计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3%到15%。”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11月11日财报电话会上表示,目前来看,这轮下行周期调整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。

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(TPE:2330/NYSE:TSM)近日公布的财报显示,10月销售额仅环比增长1%,并宣布削减明年20%以上的成本支出,据传台积电正面临联发科、AMD、高通、英伟达等客户砍单,预计明年获利或将下降8%;另一家晶圆代工龙头格芯(NASDAQ: GFS)则确认公司将进行裁员,冻结招聘,并减少1亿美元支出,以实现降本增效。

当“寒气”传递到每个人的时候,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——晶圆代工领域也无法独善其身。这预示着,芯片行业“衰退”即将来临。

消费电子疲软,“寒气”传到两大晶圆代工龙头

11月10日晚,中芯国际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业绩报告。

财报显示,该公司三季度实现收入19.07亿美元,同比增长34.7%,环比增长0.2%;净归母净利润为4.71亿美元,同比增长46.5%;毛利率为38.9%,同比增加5.8个百分点,环比下降0.5个百分点;产能利用率降至92.1%,较二季度下降5%。其中,占总收入比重达26%的智能手机业务,比2021年三季度下降5.5个百分点。

尽管该季中芯国际总营收、净利润两项指标出现增长,但毛利大减、营收增长减速、订单减少。

中芯国际将业绩低于预期归咎于消费电子放缓、宏观经济影响以及客户清理库存等。11月11日的财报会上,赵海军表示,现在外界谈论的本轮半导体下行周期,反映的是全球经济周期,并不是半导体行业供过于求促成的。他指出,目前行业内,光刻胶、硅片等材料以及相关半导体设备,过去一年时间里交付并不快。

“很多行业需求突然下滑,在中国市场手机、面板、家电、工业等方面,并不是生产得多了,而是需求放缓了很多。整个经济变好的时候,周期就会上行。现在客户不敢备货太多。”赵海军认为,由于消费支出仍然疲软,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客户不愿下新订单,但工业用户对芯片的需求相对稳定。

钛媒体App梳理过去五年中芯国际季度财报发现,自2022年初至今,该公司营收增长已经出现放缓,同比增速与2020年一季度、去年三季度基本持平。而且,经历去年利润暴涨之后,今年一季度开始,中芯国际归母净利润增长放缓,本季与去年三季度较低点基本持平,打破了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0%的情况。

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。随着设计厂商急需去库存,中游芯片制造端也不得不进入“休息”期。

TrendForce集邦咨询于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评论认为,虽然目前多数芯片设计公司营收仍能保持年增,但受到总体经济不确定性与消费电子市况不佳的影响,成长力道明显放缓,且逐渐堆积起高库存。进入2022下半年,下游库存尚未进行有效去化,消费型IC产品亦需数个季度控制库存天数、进行库存去化。

IDC研究分析师在10月末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,包括vivo、OPPO、小米等手机厂商都在积极降价去库存、降低生产量等,预计明年底手机行业有望出现触底增长。

赵海军认为,下一轮复苏要看最大宗商品复苏,手机占代工差不多一半,没有其他行业可以补充手机的需求。汽车行业在代工的订单中占比不到10%,靠这个来提升扩产规模是做不到的。当然,如今新的订单还来自于储能、逆变器等。

不过,在台积电、联电等晶圆代工大厂陆续削减年内资本支出后,中芯国际宣布年内资本支出不降反增,预计2022年全年资本开支计划从50亿美元上调至66亿美元,增幅达32%。整个财报统计显示,中芯国际前三季度资本开支合计43.63亿美元,接近2021年全年规模。

对此,赵海军表示,上修资本支出主要为了支付长交期设备的预付款,包括光刻机以及其他设备,以及依据市场长期需求进行中长期的资本开支规划。据悉,该公司有中芯深圳、中芯京城、中芯东方等总共约34万片12英寸新产线的建设项目,他透露,今年四季度,12寸北京和深圳新产线会有很多设备搬入。

“我们新项目需要在5-7年内完成,将新增12寸产能大约34万片/月,这是非常大的规模,为了保证扩产如期进行,我们不得不上修资本开支。”赵海军表示。

中芯国际还首次提到美国出口新规影响。赵海军指出,国际市场例如高性能计算市场目前受到非常大影响,客户对于进一步的库存非常犹豫。他个人猜测,大概有30%的国际市场高性能计算产品无法出口到中国市场,积压的又回到海外市场,因此大幅削减了需求。

“产能供不应求时候,很多行业停下来了,海外客户希望一定比例在中国代工厂生产,美国新规影响是美国设计公司在中国的生产,我们现在技术节点完全符合规定,正在和客户厘清。”赵海军透露,中芯国际依然希望获得海外设计厂商的订单,以增加销售额。据悉,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三成左右。

11月11日收盘,尽管全球科技股普遍上涨,但中芯国际的股价上周五几乎没有变化。今年以来,中芯国际港股已下跌逾10%,中芯国际A股则跌逾20%。

相比中芯国际,一头扎在先进制程的台积电也面临了“寒气”。

11月9日,据媒体引述业内人士称,台积电7nm产能利用率不断降低,Counterpoint预计7/6nm产能利用率未来2-3个季度将降低至80%-90%,预计2023年首季跌势将加剧。据悉,目前包括联发科、AMD、高通、苹果与英特尔等芯片设计企业正在调整台积电7nm订单。

有消息称台积电调整高雄厂7nm制程建置计划。11月11日,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,高雄厂7nm厂仅暂时延后,并不会改变制程,28纳米以后会扩产。

早在今年9月的台积电三季度业绩会上,魏哲家就表示:“明年上半年会是半导体供应链库存调整最剧烈时期,2023年整个半导体行业可能衰退。”

10月26日,魏哲家罕见发信鼓励员工休假。他提到,因为疫情而加速数字化转型及市场5G及AI等需求带动台积电业务增长,特别感谢员工在过去三年的辛劳。他告诉员工趁边境解封、生活逐渐正常化,多休假与家人相处,并在休假充电后再继续努力。最后也说,这不包括量产的3奈米,以及3奈米以下的研发制程相关人员。

尽管随后台积电释出补充消息称,总裁鼓励员工多与家人相处,是为休假充电后才能更好的继续努力。但业内人士认为,魏哲家让员工休假,意味着“订单更松了、不用那么多人力”,被市场解读为台积电接单下滑。

魏哲家此前表示,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将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有所下降,预计明年下半年将恢复正常。

行业衰退将至,VC表现出谨慎投资情绪

晶圆代工企业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,是整个半导体行业繁荣期已经结束。

行业机构IC Insights 1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芯片市场总量下降了9%,并预计2023年全球芯片市场总量将下降6%,接近于1996年、1998年的降幅。

早在今年7月,Gartner就预测,由于通胀上升和消费者支出疲软,2023年,半导体行业将面临收入下降局面,预计缩减2.5%。该机构还将今年收入增长预期下调6.2%,称7.4%的增幅比预期近乎砍半。

钛媒体App于9月初独家报道的一份数据显示,2022年1-8月,中国吊销、注销芯片相关企业达到3470家,超过2021年3420家相关企业数量。同时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披露,2021年国内芯片市场增速达到18%,低于全球26.2%增速。而今年上半年,受到疫情和消费类电子大幅下滑,预估国内芯片产业增速将放缓至15%。

目前,芯片行业衰退已经蔓延到投资领域。

钛媒体App独家获悉,11月初Semicon China国际半导体高峰论坛的一场圆桌中,中芯聚源总裁孙玉望表示,与四个月前相比,该公司每周上会批准的投资项目数量减少了近一半,节奏整体慢了下来。但他认为,这主要由于“半导体产业经过多年的高强度投资,势头(缺乏有动力)的项目少了。”

孙玉望指出,整个半导体下行周期中,其机构正在考虑后续的投资策略。“总体来说,投资标准要提高,尤其对高价值项目要‘特别谨慎’。”

“冬天来了,创业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至少18个月的现金流,”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兼联席CEO米磊见证了中国芯片行业的长期发展。他表示,解决一二级市场倒挂情况,对于投资者来说,需要公司回归“理性”的市场估值。

另一面,在场的投资人均认为,长期来看,半导体行业将会触底反弹,预计2024年后将处于高增长发展阶段,建议投资半导体设备、材料等核心技术领域其中,米磊谈到了光子芯片、Chiplet等先进技术的未来潜力,他认为光芯片、光器件是下一个“换道超车”赛道,国内应该重点突破。

紫光展锐CEO吴胜武在论坛演讲中表示,尽管手机/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2023年半导体行业负增长。但未来三年,市场对5G智能手机的需求将增加,因此5G芯片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。

美国电子行业战略咨询公司IBS首席执行官Handel Jones预测,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。(本文首发钛媒体App,作者|林志佳)

【相关文章】

又一明星芯片公司IPO过会,拟募125亿,投资机构名单曝光

美国出口管控措施,正在破坏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安全

整个工厂都搬走了,连门都拆走了......

韩国11月前20日半导体出口同比下降29.4%

LED之父去世,8年前颁给LED的诺奖却没有他

Arm或对华断供高端芯片设计IP,国内多少「自研芯片」要凉?

芯片半导体板块早盘拉升 卓胜微大涨15%

光刻机+芯片+光伏+燃料电池+热泵概念股火了,百家机构盯上它!

小型芯片怎么获得(波西亚时光小型芯片在哪儿)

抢不到血氧仪?那就DIY:只需一个手机、芯片和传感器
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baike.com/hotnews/bako2t07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