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股破发背后 定价环节应多一分理性

日期:2022-09-26发布:www.qubaike.com

新股破发背后 定价环节应多一分理性

(原标题:每经热评丨新股破发背后 定价环节应多一分理性)

每经记者 王砚丹

每经评论员 王砚丹

上周新股频现破发,曾经的“香饽饽”变成“烫手山芋”。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9月19日至9月23日,共有12只新股上市(不含京交所个股,下同),其中7只新股遭遇首日破发,破发比例近六成。其中9月19日,5只新股上市3只破发;9月21日,4只新股中有3只破发。

时逢2021年9月询价新规正式实施一周年。新股频频破发让中签者心里“凉凉”,新股弃购数攀升、有效申购户数下降等指标,也直观反映出近期新股市场遇冷的现实。

出现新股破发的原因有很多。市场环境是一大重要因素。上周上市的新股多数是在8月底9月初完成发行,近半个月以来,受欧美主要经济体激进加息等影响,A股市场跟随下跌,对上市新股尤其是高价发行的新股产生不利影响。

但注册制下,询价对象均是专业机构投资者,他们获得的信息更充分、专业性更高,保荐机构也是既熟悉公司又熟知市场的专业人士。普通投资者亦期望,他们能对拟上市公司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。当高价新股上市即大幅破发,对市场信心也会形成较大伤害。

过高的定价,远超实际投资需求的超募资金,带来了破发,也带来了无数吐槽。如有的网友就在社交媒体质疑:“便携式储能已是一片红海,欺负我们只认储能二字?赚超募的钱,股民太惨了。”

抛开情绪因素不谈,该网友所提到的问题,也是注册制改革之后A股市场遇到的新问题。在资本市场深改之后,不少新兴行业公司甚至是亏损的初创企业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,它们带来了全新技术,但也带来了一些未经验证的商业模式。用过去的估值体系、投资标准来判断它们的价值变得更加困难。投资这类行业或公司,不可避免会带有讲故事、谈预期的成分。在新股发行环节,发行人、投资者、保荐机构之间的博弈也变得更加复杂。

过去核准制时代,新股发行被设置了23倍市盈率的参考标准,某种程度上压低了新股一级市场定价,给予了二级市场爆炒空间,造成了新股“不败神话”。注册制之下,尤其是新股询价机制改革后,新股定价由买卖双方博弈决定,考验着卖方(投行)的估值定价能力,也考验着买方(询价者)的价格发现能力。

笔者认为,买卖双方在定价环节,均应多一分理性,尤其是对某些热门赛道更需如此。只有买卖双方对行业前景、市场环境作出更为专业的判断、审慎的评估,才能最大程度上将新股发行价格维持在平稳的、相对合理的位置。

当然,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,市场化定价之下,新股破发是常见现象。破发对一个健康的市场而言不一定是消极因素,破发本身会不断促使新股定价回归理性。一些受短期市场因素影响而出现破发的个股,如果自身经营良好,其二级市场价格最终会回归真实价值。只是上周新股破发再次提醒投资者:打新之前,需要多做功课。

【相关文章】

新三板如何打新股(新三板打新股这样做最佳)

去年新股九成已破发,美股IPO市场“很受伤”

12000字最新研判!六大券商首席重磅发声

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停牌规则 创业板新股上市涨多少停牌

积极调仓布局 三大机构最新持股全景图出炉

外资机构“抢筹”A股定增:青睐中小科创公司 “押宝”新能源行业

国内债券仍具配置价值 机构称A股或将走出独立行情

次新股为什么不能碰_不适合买卖的原因要看清

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超320亿元

十大券商看后市|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启动,或将持续数月

THE END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ubaike.com/hotnews/2pfu9a1s.html
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